為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青年節對全國廣大青年寄語精神,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山東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2024年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青春篤行”計劃省級示范性團隊——“鄉約青春 振興魯遺”實踐隊前往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開展“尋訪‘山東手造’臨邑品牌,賦能‘鄉村振興’非遺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隊由秦增忠和李靜兩位老師擔任指導老師,團隊成員由趙振午(隊長)、齊子筠、寧豈、張朕、陳茂臻、綦姿越共計8名團隊成員組成。
前期工作部署
團隊成員合影
實踐目的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旨在探討鄉村文化建設中如何有效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特別是通過山東臨邑鄉村的傳統技藝案例,深入分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策略的實際應用及其效果。

通過實地調研、數據分析、文創產品開發等多種方式,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社會中的價值與功能,為臨邑乃至其他地區提供參考;通過評估“兩創”策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實際作用,尋找最佳實踐模式;分析如何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如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形式,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影響力和經濟效益;研究如何通過整合政府、高校、社區等多方資源,形成協同效應,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