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奔赴大唐勝利東二號露天煤礦,開啟了一場聚焦“礦山一體化”的深度實踐之旅。從西安站啟程,跨越千里,年輕的學子們帶著對能源未來的熱切追問,踏入這片北疆礦區。
甫抵礦區,實踐團即被眼前景象所震撼:現代礦山與自然生態和諧相融,綠意點綴著開采區域,生動詮釋了企業“開發與保護并行”的生態理念。步入辦公區,“民族富強,國家自強,人民幸福”的醒目標語與企業標識交相輝映,無聲訴說著能源企業沉甸甸的家國使命。
在深入了解礦工生活時,整潔舒適的宿舍、設施完備的文體中心、菜品豐富營養的職工食堂,每一個細節都傳遞出企業對“人”的重視——讓奮斗者安居樂業,是礦山一體化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溫度。
礦山一體化建設的核心圖景在技術交流環節徐徐展開。 煤礦技術專家為學子們揭開了協同高效運作的奧秘:
采、運、排、復一體化聯動: 巨型電鏟精準剝離土層,自卸卡車組成的“鋼鐵長龍”將原煤源源不斷運出,排土場同步實施復墾作業,形成資源開采與生態修復的無縫銜接;
智慧中樞賦能全局: 中央控制室內,大屏實時匯聚開采進度、設備狀態、環境監測等海量數據,基于智能算法實現全流程的優化調度與風險預警;
全周期生態管理: 技術人員著重介紹了“邊開采、邊治理”的創新實踐,昔日礦坑正逐步蛻變為生態綠地,綠色礦山藍圖在系統規劃中穩步實現。
“礦山一體化不僅是技術協同,更是安全、高效、綠色目標的深度融合,”一位參與講解的技術負責人強調,“這代表著現代能源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
此次沉浸式的礦山一體化認知之旅,為青年學子打開了產業實踐的壯闊視野。“書本上的系統理論,在礦區變成了鮮活的協同場景,”實踐團成員深有感觸,“它讓我們看到中國能源工業如何以智慧與責任,統籌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這份認知,將化作‘能源報國’路上最堅實的底氣!”
大唐勝利東二號露天煤礦以開放的姿態與前沿的實踐,為高校學子搭建起連接理想與產業的堅實橋梁。中國能源事業的未來,正呼喚著這些懷抱熱忱的年輕力量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