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為鑒,守護純真
2025年7月20日至23日,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林學院打破年級壁壘,由本科生與碩士研究生聯(lián)合組成“林蔭茶蕊·星光守護”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團,以鄉(xiāng)村兒童性教育科普為核心主題,奔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扁朝村。團隊通過繪本共讀、情景劇、游戲互動等多元形式,為當地兒童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知識盛宴,用科學的鑰匙打開他們對身體、性別與自我保護的新認知,幫助他們從小樹立健康的性別觀念與清晰的身體邊界意識,為鄉(xiāng)村兒童的健康成長注入持續(xù)而溫暖的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鄉(xiāng)村兒童合影。賈博微攝)
7月20日傍晚,實踐團乘坐的大巴緩緩駛入扁朝村口,夕陽把吊腳樓鍍上一層溫柔金邊。下車后,成員們顧不上洗去塵土,便與早已等候的村支書、婦女主任楊園媛圍坐在村委小院里,鋪開簡易折疊桌,就著山風與蟲鳴開起“圓桌會”。會后,楊主任提著竹制手電,帶隊員們踏著石板巷,挨家挨戶叩響木門。每到一戶,成員們蹲下身與孩子們平視交談,傾聽他們“最想問的悄悄話”;同時把圖文并茂的《兒童性教育手冊》遞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手中,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解釋“身體紅綠燈”“好秘密與壞秘密”。走訪中大家發(fā)現(xiàn),由于山高路遠、信息閉塞,家長談“性”色變,留守娃對月經、性侵界限等概念幾乎空白,一本手冊常常要翻回三五遍才能讓孩子露出恍然大悟的笑。夜色漸深,隊員們把走訪記錄貼滿村委活動室的墻面,密密麻麻的便利貼讓“責任”二字愈發(fā)沉甸甸,也點燃了大家要把課堂搬進村頭古樟樹下、把知識種進孩子心田的堅定決心。

(圖為團隊成員與鄉(xiāng)村兒童游戲環(huán)節(jié)合影。張涵攝)
活動現(xiàn)場,實踐團成員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水平,設計了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課程內容。面對低齡兒童,團隊成員借助彩帶和氣球裝飾教室,吸引兒童聽講座,向孩子們介紹身體的秘密。并以做游戲的方式告訴小孩子,哪些是身體的隱私部位,如果有人要摸的話,一定要大聲說‘不’,然后趕緊告訴爸爸媽媽。孩子們睜著大大的眼睛,好奇又認真地聽著,不時舉手提問,現(xiàn)場互動十分熱烈。對于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實踐團則采用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擬的方式,深入講解青春期生理變化、防范性侵等知識。成員們精心挑選了一些貼近生活的真實案例并以小短片的形式與現(xiàn)場模擬出來,如陌生人的搭訕、熟人的不當接觸等,讓孩子們親自參與其中,學習如何正確應對。

(圖為團隊成員宣傳性教育時與鄉(xiāng)村兒童互動。張涵攝)
在宣傳性教育知識的同時,也為鄉(xiāng)村兒童提供了一些物質幫助,如性兒童教育知識書籍,手提袋、風扇等,還跟兒童們一起開展樹葉拓印手繪,手把手教兒童如何手繪,并發(fā)揮他(她)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由描繪,在玩耍的同時增進了感情,為后續(xù)的回訪提供了基礎。

(圖為向鄉(xiāng)村兒童提供物資和一起樹葉拓印游戲。張涵攝)
為期數日的“三下鄉(xiāng)”鄉(xiāng)村兒童性教育科普之旅,像一場及時雨,既讓山里的孩子第一次系統(tǒng)地認識身體、學會說“不”,擁有了看得見的“安全盔甲”,也讓平日羞于啟齒的家長們放下拘謹,開始用新的眼光看待成長話題;學校的老師們更是在觀摩互動課堂后,把“性教育可以溫暖又有趣”的感悟寫進了今后的教案。活動圓滿收官之際,同樣來自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的“林海掘金·藥韻興農”芙蓉學子團隊也帶著藥材香與鄉(xiāng)土情趕來支援:他們幫忙布置場地、維持秩序,用趣味中草藥辨識游戲吸引孩子注意力,為性教育課堂“暖場”,還為家長贈送自制草本驅蚊香囊,讓“守護健康”的理念在藥香與笑聲中傳遞得更遠。多方攜手,共同把這場意義非凡的活動畫上了溫馨而有力的句號。
通訊員 尹湘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