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松下幸之助的觀點
松下電器是日本相當老牌而且知名的企業,每年有無數的年輕人渴望進入松下服務。
有一次,松下預計要招聘一批基層管理人員,采取筆試和面試結合的方法,經過筆試和面試之后選出了十位佼佼者。
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發現有一位成績特別出色、面試時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輕人并未在這十個名單之中。
這位年輕人叫神田三郎,于是松下幸之助的助理即叫人復查考試的成績,結果發現這個年輕人綜合成績名列第二名,只因電腦故障把分數和名次弄錯了,于是立即叫人補發錄取通知書。
第二天,公司派人轉告松下幸之助的助理一個消息:神田三郎因為落選跳樓自殺了,當補發的錄取通知書送到時,他已經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松下幸之助沉默了好久,助理在旁邊說:“真可惜,這么一位有才華的青年,卻沒有為我們所用。”
“不”,松下幸之助搖頭說:“幸虧我們公司沒有錄用他,意志如此不堅定,容易被打敗的人就算再有才華,也是成不了大事的。”
- 勵志故事:錢是怎么來的
- 在講這個故事之前,父親問了兒子這樣一個問題:錢是怎么來的?兒子的回答父親總是不滿意。父親說,還是先聽故事吧。
- 05-07 關注:0
- 同樣的起點,別樣的歷程
-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縣城關初中先后分來了兩個年輕男教師,都姓王,都出身于無關系無背景的農村普通家庭,都畢業于地區師范學院。
- 05-07 關注:0
- 成功只因做好一件事
- 回歸到一個單純的想法,并以理想中的方式貫徹它,這就是創業者可以獲得成功的關鍵。
- 05-07 關注:0
- 成功是裹在蒜皮里的瓣兒
- 一個僅僅讀過四年小學的蔬菜小販;一部正規出版的20萬字日記體新書。
- 05-06 關注:2
- 沒有絕望
- 明朝末年,史學家談遷經過20多年嘔心瀝血的寫作,終于完成明朝編年史——《國榷》。
- 05-06 關注:2
- 執著的母親
- 圖爾是1981年普立茲小說獎的得主,而他的得獎作品《傻子聰明》卻完成于1969年。
- 05-06 關注:3
- 沒有魚鰾的鯊魚
- 有一個青年總是抱怨自己家里的貧窮,學歷也不高,到了找工作的年齡卻一事無成。
- 05-06 關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