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故事
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中國正處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期,其中魏國占據北方,蜀國占據西南方,吳國占據南方。有一次,魏國派出大軍,從水路攻打地處長江邊上的吳國。不多久,魏軍就進發到離吳國不遠的地方,在水邊扎下營地,伺機攻打。
吳國的元帥周瑜,在研究了魏軍的情形后,決定用弓箭來防守來犯之敵。可是怎么在較短時間內造出作戰所必需的十萬枝箭呢?回為根據當時吳國的工匠情況,要造出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時間,而這對于吳國的防守來說,顯然是時間太長了。
當時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正好出訪吳國。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周瑜于是向他請教怎樣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諸葛亮對周瑜說,三天時間就可以了。大家都認為諸葛亮是在說大話,但是諸葛亮卻寫下了軍令狀,如果到時完不成任務,就會被斬首。諸葛亮接受任務后,并不著急。他向吳國的大臣魯肅說,要造這么多箭,用普通的辦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著,諸葛亮讓魯肅為他準備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為幔,并插滿草,諸葛亮并一再要求魯肅為他的計謀保密。魯肅為諸葛亮準備好船和其它必需的東西,可是并不知道其中的奧秘。
諸葛亮說三天時間就能備好十萬支箭,可是第一天并不見到他有什么動靜,第二天還是這樣,第三天馬上就要到了,一支箭也沒有見到,大家都為諸葛亮捏一把汗,如果到時候沒有完成任務,諸葛亮就沒命了。第三天半夜時分,諸葛亮悄悄地把魯肅請到一只小船中,魯肅問:“你請我來干什么?”諸葛亮說:“請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魯肅大惑不解地問:“到哪里去取?”諸葛亮笑笑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于是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長繩子連接在一起,向魏軍的宿營地進發。
當天夜里,大霧漫天,水上的霧氣更是伸手不見五指。霧越大,諸葛亮越是命令船隊快速前進。到船隊接近魏軍營地時,諸葛亮命令把船隊一字排開,然后命令軍士在船上擂鼓吶喊。魯肅嚇壞了,對諸葛亮說:“我們只有二十條小船,三百余士兵,萬一魏兵打來,我們必死無疑了”.諸葛亮卻笑著說:“我敢肯定魏兵不會在大霧中出兵的,我們只管在船里喝酒好了。”
再說魏軍營中,聽到擂鼓吶喊聲,主帥曹操連忙召集大將商議對策。最后決定,因為長江上濃霧重重,不知道敵人的具體情況,所以派水軍弓箭手亂箭射擊,以防敵軍登陸。于是魏軍派出約一萬名弓箭手趕到江邊,朝著有吶喊聲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時間,箭象雨點一樣飛向諸葛亮的船隊,不一會兒,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滿了箭。這時候,諸葛亮命令船隊掉轉身,把沒有受箭的一側面向魏軍,很快上面也扎滿了箭。諸葛亮估計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隊迅速返回,這時大霧也漸漸開始散去,等魏軍弄清楚發生的事情時,懊悔極了。
諸葛亮的船隊到達吳軍的營地時,吳國的主帥周瑜已經派五百名軍士等著搬箭了,經過清點,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萬支箭。吳國的元帥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智慧了。諸葛亮怎么會知道當天晚上水上會有大霧呢?原來,他善于觀察天氣變化,經過對天象的仔細推算,也得出當天晚上水面上有會大霧的結論。就是這樣,諸葛亮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從敵軍那里弄來了十萬支箭。
- 三顧茅廬的故事
-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
- 05-12 關注:0
- 草船借箭的故事
- 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中國正處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期,其中魏國占據北方,蜀國占據西南方,吳國占據南方。
- 05-12 關注:0
- 孩子,你會打籃球嗎
- 這是一個在國外留學的中國學生的真實故事:1987年的圣誕節前夕,當他正在美國進修資管碩士學位時,有一門課要求他們四個人一組到企業去
- 05-12 關注:0
- 九個殘疾人的勵志故事
- 他們雖然身體殘疾,但是,他們身殘志堅,他們心理承受能力比正常人強大,他們不倒的英雄!中華殘疾人記載九位身殘志堅的朋友
- 05-12 關注:0
-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 大學剛畢業那會兒,峰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的林區小鎮當教師,工資低得可憐。
- 05-12 關注:0
- 給鼻子眼睛留余地
- 英國當代雕塑家安尼什·卡普爾,憑借雕塑《墜入地獄》而一舉成名。
- 05-12 關注:0
- 鉆石就在我們的身邊
- 從前有個年輕英俊的國王,他既有權勢,又很富有,但卻為兩個問題所困擾,他經常不斷地問自己,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是什么時候?他一生
- 05-12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