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調查調查報告
為探索推進我省公立醫院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有關措施,根據省政府的安排,省衛生廳與省發改、編辦、財政、人社、藥監、物價等部門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組成調研組,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4位研究人員參加,于3月12日至4月16日,就我省公立醫院改革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調研工作,開朗副省長親自部署和指導調研,并分別在湘雅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一醫院主持召開公立醫院改革座談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這次調研采取統計報表、召開座談會、實地訪談、問卷調查以及查閱文獻等方式進行,收到各市州統計報表28份,收回問卷調查表150份,召開座談會8次,訪談公立醫院負責人、醫務人員和住院病人185人,在此基礎上,調研組對調研收集的資料和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省現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4374個(不含村衛生室和診所),其中醫院768個(綜合性醫院500個、中醫院127個、專科醫院141個);床位21.2萬張,其中醫院床位13.66萬張;衛生技術人員24.81萬人。全省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13028萬人次,
其中醫院5612.62萬人次;出院人數730.28萬人,其中醫院406.08萬人。
20xx年末,我省有縣及縣級以上公立醫院440個(不含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舉辦的公立醫院),其中三級醫院42個,二級醫院278個,二級以下醫院120個;實際開放病床12.82萬張,占各級各類醫院床位的94.29%;衛生技術人員11.47萬人;門急診人次5298萬,出院病人385.6萬,分別占全省各級各類醫院門急診總人次、出院總人數的94.4%、94.95%。
二、當前我省公立醫院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醫療資源總體不足,配置不合理。20xx年,我省每千人口擁有床位3.07張(全國平均為3.31張),平均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和注冊護士2.74人(全國平均為3.14人),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總量不足的同時,醫療資源配臵明顯不合理。城鄉之間、地區之間醫療資源分配不均,80%的醫療資源分布在城市,占全省總人口70%的農民只擁有20%左右的醫療資源;具有先進設備、高新技術、優秀衛生人才的大醫院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如省會長沙,僅三級甲等醫院就有18家,占全省三級甲等醫院總數的62%。醫療資源層次配臵不平衡,醫療資源配臵應該是“金字塔”式,即資源的主要配臵在基層農村、社區,但目前的情況是醫療資源呈倒“金字塔”式,城市大醫院越來越大、資源越來越多,而基層醫療機構技術落后、人才匱乏,難以滿足群眾需求,導致群眾舍近求遠到大醫院看病。抽樣調查湘雅
醫院、省人民醫院等9家三級醫院的門診住院病例,有61.7%是常見病和多發病,完全可到基層醫療機構診治,只有38.3%的`需要到大醫院診治的疑難重癥。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層醫療機構的資源利用率和技術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醫院的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醫院看小病、看常見病,導致醫院人滿為患,加劇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二)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不完善。公立醫院的補償主要由政府補助、醫療收費、藥品加成收入三個部分構成。近年來,雖然我省各級政府不斷增加對公立醫院的投入,20xx年對縣及縣級以上公立醫院補助共計14.42億元,較上年增加4.49億元,但政府補助占醫院總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僅為5.67%,其中城市醫院為3.43%、縣級醫院為7.22%。抽樣調查株洲市7家公立醫院,20xx年,市級財政的直接投入為1065萬元,僅占全部運行經費的1.46%。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公立醫院只能通過創收來滿足建設和發展的需求及承擔職工薪酬、離退休人員費用、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支出和無主病人欠費等,無疑加重了群眾的就醫經濟負擔。此外,由于醫療服務收費標準低于服務成本造成的大量政策性虧損主要由藥品加成收入來彌補,更成為制度性頑癥。20xx年,我省縣及縣級以上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與支出相抵后,虧損7.54億元,只能通過藥品收入來平衡醫院收支。20xx年我省公立醫院藥品收入共計121.85億元,藥品收入占醫院業務總收入的44.97%。這種以藥補醫的扭曲機制,成為
醫生開大處方的制度根源,不僅加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而且違背了醫生合理用藥的原則,阻礙了醫療服務價值的正常體現。
(三)醫療服務價格體系不合理。醫療勞務價格背離醫療服務成本。目前醫療服務當中,技術服務費用,特別是一些高難度手術的價格偏低,而大型設備和部分檢查、化驗等項目及貴重一次性材料等價格偏高,技術服務的勞動價值沒有得到合理體現。如,一臺腰椎間盤外側突出摘除手術,需要8名醫生護士配合才能開展,手術時間至少要4個小時,然而手術費最高只有1400元,除去物耗成本,人均勞務費只有幾十元。現行的按項目收費制度,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越多醫院的收入越多,容易產生過度服務、誘導服務,不但造成了醫療成本總費用的不斷上升,成為“看病貴”的原因之一,而且造成政府對醫院的補償的低效率。
(四)公立醫院管理體制不科學。政府與公立醫院的職能劃分不清,政府有關部門該管的,如資產監管、發展規劃、重大決策等,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完全管起來;不該管的,如人事、分配權等,卻歸屬有關部門,管得太多、太死。醫院該有的權力沒有,比如自主經營權的缺乏;不該有的權力卻自己說了算,比如基建項目、購買大型設備等,醫院運行缺乏嚴格的把關和監督。在用人機制上,干部人事管理實行終身制、任用制,干部只能上不能下,職工只能進不能出。分配制度不科學。一方面,醫生的收人未能充分體現其勞動價值;另一方面,醫院的業務收人與醫生個人收人直接或間接掛鉤,帶來了診療行為的扭曲,嚴重影響了衛
生資源的合理分配。
(五)公立醫院監管機制不健全。公立醫院資產和行政分別歸屬部、省、市各級政府以及企事業單位等,條塊分割,衛生全行業管理難以真正實現,區域衛生規劃、醫院屬地管理難以實施。以株洲市為例,株洲市城區有公立醫院24家,其中政府舉辦的有9家(省屬1家、市屬7家、區屬1家),學校辦的醫院1家,國有企業辦的醫院10家,政府托管的醫院4家,分屬于各級各部門各行業,難以實行統一的監管。由于監管體制不順,監管力度不夠,一些醫院盲目發展,擴大規模,重復建設,無序競爭。許多醫院貸款建房、購買大型設備,將沉重的債務變相轉嫁給患者。據統計,20xx年,我省縣及縣級以上公立醫院負債共計176.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43.2%。還有,公立醫院內部管理不夠嚴格,有的醫療服務環節多、效率低,基礎服務質量比較差,不合理檢查、不合理用藥、不合理收費的現象比較嚴重;有的成本意識不強,財務管理混亂,造成醫院的運行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嚴重超支和財物浪費。
三、對推進我省公立醫院改革的對策建議
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一是加強公立醫院的規劃和調控。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制訂全省衛生資源配臵標準,組織編制區域衛生規劃和區域醫療機構設臵規劃。各市州按照區域衛生規劃和區域醫療機構設臵規劃要求,針對區域內居民醫療服務需求與經濟發展水平,統籌醫療資源配臵,研究制定本級政府負
- 上網的利弊調查報告
- 日常生活里,“上網族”的年齡層正越來越低。青少年網民在網上最愛做什么?又有哪些他們沒有關注到的安全風險?
- 05-08 關注:0
- 醫院調查調查報告
- 為探索推進我省公立醫院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有關措施,根據省政府的安排,省衛生廳與省發改、編辦、財政、人社、藥監、物價等部門和**大學
- 05-08 關注:0
-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精選
- 城市空巢老人調查報告摘要: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劇,“空巢老人”越來越多。
- 04-29 關注:7
- 葡萄酒的調查報告
- 樣本設計實行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結合的原則,即采用分群多階段隨機抽樣和配額抽樣法。
- 04-29 關注:7
- 教學現狀調查報告
- 當前我校的口語交際課相對于其他方面較為薄弱。
- 04-29 關注:6
- 市場調查報告錦集
- 國內出版業界規格最高的國際性高峰論壇“20xx北京國際出版論壇”日前在京舉行。
- 04-29 關注:7
- 近視問題調查報告
- 近幾年來,我們班同學戴眼鏡的越來越多,近視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 04-29 關注:8
- 實習調查報告集錦
- 大學生在必須程度上代表著民族的精英和國家的未來,大學生網上生存潛力直接影響其成才。
- 04-29 關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