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樂經典
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獨具藝術魅力的中國民樂伴隨一代代國人走過悠長歲月。為了鼓勵當代青年學生貫徹落實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社會實踐能力,將大學生的朝氣注入到傳統文化的弘揚工作中,“匯聚青春之力,弘揚傳統文化”實踐隊,在2022年12月31日,來到了臨沂市河東區,進行了走街串巷“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樂經典”活動,深入各家各戶,進行現階段民樂傳承情況的調研。
再深入調研之前,隊員們先了解了中國民樂的發展歷程。通過查閱資料,隊員們了解到中國民樂發展可大體概括為形成、新生、整理三個時期。其中清朝以后,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樂器繁盛的時代,以明末清初出現的二胡就是這個時代民族樂器發展的一個縮影。漢人的音樂一直都是以“單字”居多,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蕭、笛、琴、鐘等。通常在樂器中出現的兩個字的樂器多是外國傳入中國民族音樂之中的,比如我們熟悉的嗩吶、二胡等。近代民族音樂發展艱難,而建國后民族音樂又得到了快速的增長。
有學者認為中國民樂的發展如今正陷入一個繁榮與蕭條并存的怪圈:一方面,民間掀起學習民樂的熱潮:另一方面則是國內專業民族樂團演出上座率低、無法躋身于主流音樂圈。對此,“匯聚青春之力,弘揚傳統文化”實踐隊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對當地居民進行了相關調研。通過調研,隊員們發現當地民樂受眾更偏向老年化,而且大多數人對民樂的了解僅限于聽,并不會演奏,甚至能列舉出來民族樂器也只有古箏、嗩吶、琵琶、二胡、笛子幾個。但與此同時,實踐隊發現中國的民樂也在快速發展,擴大受眾范圍。不少家庭表示有讓孩子學習民族樂器的意愿,在入戶調研時,也發現一些家庭有民族樂器。更令隊員們激動的是,附近的學校有專門組建的民樂隊,并配有專門老師指導。
匯聚青春之力,弘揚傳統文化”實踐隊,在此次實踐后總結出:現階段中國民樂的發展的主要阻力有:西方樂器的沖擊、傳統生存環境的變革、民族器樂教育的缺少。我們需注重民族樂器的改良,營造學習環境。在保留藝術價值的基礎上根據音樂發展趨勢對樂器進行適當調整,以更好的滿足音樂發展要求,更好體現樂器價值。將民樂的傳承與教育進行結合,通過教育來實現中國民樂的興盛與發展。還要注重擴大民族樂器的宣傳范圍,提高其世界影響力,在信息化的時代,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加大對優秀中國民樂的宣傳,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增強民族樂器的影響力。(作者:虞孟師)
- 探尋昆崳煙霞,傳承道教文化
- 道教是產生于中國的傳統宗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學說、鬼神祭祀以及占卜、符箓、禁咒等巫術綜合起來的產物,所謂"道家之術,雜而多
- 12-31 關注:0
- 走進特色小鎮,感受徽派文化
- 中國建筑以其獨有的特色立于世間,而徽派建筑是我國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有著獨有的建筑特色,與當地的文化相得益彰。徽派建筑在
- 12-31 關注:0
- 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樂經典
- 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獨具藝術魅力的中國民樂伴隨一代代國人走過悠長歲月。為了鼓勵當代青年學生貫徹落實弘揚中國優秀傳
- 12-31 關注:0
- 感悟發展先路,體味時代前途
- 12月13日至12月14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赤子心磐”實踐團圍繞著“賡續紅色基因,展國精神面貌”的主題在山東省日照市開展社會實踐
- 12-31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