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寧波大學商學院青春裕農隊為了探尋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之路來到寧波市江北區慈城虹星村深入開展了一次全面的調研,通過調研小隊成員對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青春是振興的種子,青春裕農隊的成員們勵志把自己種進鄉村,在村民中開花結果。
中國微型盆景第一村——虹星村
圖為虹星村盆栽基地大棚內景。吳燕青 供圖
作為虹星村的支柱和特色產業,盆景產業相關的生產和銷售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和進行著,直播等新型電商銷售方式也自然要齊頭并進。
小隊成員了解到虹星村主要以盆景產業為主,原來的產品主要是出口到歐美等國家,只有約三分之一的產品銷往國內,但近十多年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的銷量也在不斷增加,已形成三分之二的產品銷往國內的局面。當然,這和不斷發展完善的整體電商大環境以及村民們的與時俱進的學習行為都有密切的聯系,抖音、淘寶等電商平臺也是作為虹星村的主要銷售渠道。同時,區商務局也在組織村民提高商務平臺銷售技巧能力和規范自身行為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虹星村盆景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江北盆景協會的助力。村民的年均收入也達到4萬元以上,達到中高水平。
走進村委會 深入訪談村書記
圖為小隊成員采訪虹星村嚴書記。黎力瑋 供圖
小隊成員從嚴書記的口中了解到,今年剛好是虹星村踏入發展的20周年,雖然村民房屋的修繕還有待提高,但是自從村民們通過加入盆景產業,村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了起來。當問起嚴書記關于虹星村共同富裕的推進程度時,嚴書記點了點頭深切感慨:“生活在這個村子里的人應該是切身感受得到,就是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我們的環境越來越美了,然后我們居住的這個生活的質量也越來越高了。”
走進虹星村
在村書記推薦下,由盆栽基地的姚總帶領青春裕農隊成員深入了解虹星村。一路上,姚總親切地與小隊成員和老師交談,小隊成員有所問,姚總就有所答,非常詳細地介紹了虹星村人口現狀和盆景發展狀況。當小隊成員問到虹星村盆景勞動力狀況的時候,姚總搖了搖頭,嘆了口氣:“現在我們做盆景的工人啊,大部分都是年紀比較大的當地村民,年紀小一點的啊都出了村莊去城市里打工。我們很缺少年輕的勞動力吶!”從姚總感情流露的話語中,小隊成員深切體會到姚總他是迫切想要村莊發展起來、富起來的,但是年輕勞動力的匱乏卻限制了虹星村的發展。看姚總談起村莊人口現狀黯然神傷的樣子,小隊成員便不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于是小隊成員便談起了虹星村的盆景銷售渠道,姚總聽完問題后點了點頭,搓了搓雙手,開口道:“我們出售的盆栽主要的優勢就是它是微型盆栽,規格小,方便運輸,顧客家庭裝飾所占的地方也不大,所以相較于中大型的盆栽,顧客對微型盆栽也就更喜愛,需求也多。但我們的銷售主要是批發到花鳥市場的大戶,他們會來訂貨并且需要的多,所以銷售給小戶的就相對的少一些。”說完這些,姚總還談起了虹星村盆景的直播產業:“盆景的直播,我們也是近幾年剛剛隨著互聯網發展大勢加入的,剛開始我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但是隨著政府的支持和盆景直播間的曝光率越來越高,我們發現直播產業未嘗不是一個擴寬銷售渠道的好方法,所以我們就一直堅持到了現在。但是我們村盆景直播產業現在面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缺少人才,直播氛圍帶動不起來。”
走進村民
圖為正在盆栽基地種植盆栽的居民。陳興銳 供圖
青春裕農隊的隊員們采訪了正在盆栽基地種植盆栽的村民。隊員們了解到,村民們的工作和村落的發展息息相關,從上世紀70年代初集體種植果樹,到70年代末集體從事盆景產業,迄今為止,已有40多年。村民們對共同富裕的理解也很簡單——他們做盆景,老板賣盆景,這就是共同富裕。
青春裕農隊的隊員們還在盆景基地遇到了一位正在進行修剪工作的工作人員。據了解,一盆盆景的修剪,大概需要2到3天。盆景工藝的傳承大都是師傅帶徒弟。這位盆景修剪師來自于美院,進行盆景修剪這份工作,更多的,是一種熱愛。
圖為青春裕農隊團隊成員合影。吳燕青 供圖
在7月1日的實踐調研中,青春裕農隊隊員們從虹星村嚴書記的訪談話語中深切體會到了國家鄉村振興政策的扶持力度與虹星村盆景產業的壯大;在與村民的交談中,隊員們深入了解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其對于現狀的滿意程度。青春裕農隊衷心期盼虹星村能越來越好,村民能在共同富裕中分到越來越多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