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支教隊衛輝行:多元課堂繪彩盛夏,知識種子持續播撒
文字作者:張寧,聯系電話:18194233983,文字作者學號:202400040138
圖片作者:張寧,聯系電話:18194233983,文字作者學號:202400040138
投稿日期:2025年7月10日
2025 年小暑時節,河南衛輝的盛夏陽光正好。山東大學小樹林山海豫苗支教隊攜特色課程走進這片熱土,支教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三天課程各有側重,從安全啟蒙到科學探秘,從紅色傳承到藝術創想,以多元課堂為當地學生打開認知新窗,用知識與陪伴編織盛夏成長畫卷。
首日開課:安全筑基,科學啟智,發現生活之美
支教首日,課程以 “筑牢意識、探索未知” 為核心展開。三年級與四年級課堂上,張慧依老師以 “國家安全教育” 為主題,結合國際國內形勢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從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界定到青少年踐行路徑,引導學生將 “國家安全” 從抽象概念轉化為日常使命。隨后的 “攝影入門” 課上,她通過構圖技巧、光影原理講解與實操練習,讓學生用鏡頭捕捉校園角落的美好,孩子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學會了珍視生活中的點滴閃光。

與此同時,一年級與二年級的教室里,趙宜佳與何宜航老師帶來的 “水的表面張力” 實驗課熱鬧非凡。“牙簽五角星”“曲別針水上漂” 等互動游戲中,學生們在老師指導下親手操作,看著看似不可能的現象發生,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這堂趣味實驗不僅揭開了科學原理的神秘面紗,更讓低年級學生在動手間愛上探索,萌發對探索自然的興趣。
次日深耕:紅色鑄魂,藝體兼修,厚植文化底蘊
次日課程聚焦 “紅色傳承與素養培育”。五年級的 “紅船謎案” 紅色教育劇本殺成為焦點,張慧依和張宸哲老師創新性地以劇本殺“紅船謎案”的形式,帶領同學們沉浸式地感受1921年中共一大南湖會議的曲折展開,劇本殺中的多重身份使孩子們產生極大的興趣,劇本殺引導學生沉浸式思考歷史細節,在趣味互動中體悟紅船精神的內涵。
三、四年級的科學課上,趙宜佳與何宜航老師延續 “科學探秘” 主題,結合視頻講解與實操演示,深入解析表面張力與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們在分享實驗感悟時,逐漸理解 “生活處處有科學”。而一、二年級的書法課上,趙赫與馬星燁老師從長橫、短橫、垂露豎等基礎筆畫教起,一筆一劃示范起筆、行筆與收筆,孩子們在反復練習中感受漢字的方正之美,課堂里墨香與專注交織。
三日啟新:科創融合,藝創表達,放飛少年夢想
第三天課程以 “創新與表達” 為關鍵詞,為支教注入新活力。五年級的科學課上,趙宜佳與何宜航老師帶來 “紫甘藍變色” 實驗,當紫甘藍汁滴入白醋、小蘇打溶液后變幻出繽紛色彩時,教室里驚嘆聲不斷。老師趁機講解酸堿反應原理,用生動現象解讀抽象化學原理,讓科學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扎根。
三、四年級的編程課上,馬星燁與趙赫老師借助 Turbowarp 工具,以動畫角色跳躍、轉圈為例,講解基礎編程模塊的邏輯應用。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組合的代碼讓卡通形象 “動起來” 時,對數字世界的向往溢于言表。而一二年級的 “我的夢想” 主題課堂,張慧依與張宸哲老師引導學生用畫筆描繪夢想圖景,再通過折紙技巧折出青蛙、小鳥等造型,讓創意在指尖綻放,孩子們在分享心聲中,學會用藝術表達對未來的憧憬。
三天課程層層遞進,從國家安全的責任意識到科學探索的好奇心,從紅色歷史的溫度到書法藝術的韻味,從編程邏輯的嚴謹到藝術表達的自由,山東大學小樹林山海豫苗支教隊用精心設計的課程,為孩子們搭建了接觸多元知識的平臺,在衛輝學子心中播下多元成長的種子。目前,支教活動仍在繼續,相信接下來的日子里,山東大學小樹林山海豫苗支教隊還將帶來更多精彩課程,陪伴孩子們在盛夏的陽光下繼續探索、成長,讓知識的力量持續點亮逐夢之路。
(圖 / 文 山東大學小樹林支教調研團山海豫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