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山東大學南丁格爾篤學尚行社會實踐隊來到濟南西城實驗中學,為該校師生帶來了一場生動實用的心肺復蘇(CPR)急救知識與技能宣講活動。此次活動正值該校被確立為濟南市急救培訓試點學校的重要契機,為同學們了解和掌握急救知識搭建橋梁。
為確保宣講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實踐隊成員在活動前均獲得由紅十字會頒發的急救證。隊員們系統復習了最新的CPR理論知識和操作規范,并針對高中生的認知特點,精心設計了教學內容與互動環節,力求講解清晰易懂。
在宣講過程中,實踐隊員欒佳慧首先通過真實案例,強調了在心臟驟停后的“黃金四分鐘”內實施CPR能在極大程度上提高搶救成功率。隨后,隊員們利用專業人體模型,進行了完整、規范的操作流程演示。演示涵蓋了從評估現場環境安全、判斷患者意識和呼吸,到立即呼救、準確定位按壓點、實施高質量胸外按壓(深度5-6厘米,頻率100-120次/分鐘),再到開放氣道和進行有效人工呼吸等關鍵步驟。講解清晰,操作標準,吸引了在場師生的高度關注。
在實踐操作環節,同學們熱情高漲,踴躍嘗試。實踐隊員們耐心細致地糾正同學們在按壓位置、深度、頻率以及人工呼吸方法等環節的操作,確保大家掌握基本要領。初次接觸CPR的同學們認真聽講,積極練習,從生疏到逐漸掌握,現場學習氛圍濃厚。不少學生表示,親手操作后對CPR的關鍵步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宣講活動對剛剛成為濟南市急救培訓試點學校的山東省實驗中學西校區具有積極意義。它不僅有效普及了基礎的急救知識和技能,提升了師生在緊急情況下自救互救的能力,更在校園內傳播了“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理念,對加強校園安全建設、提升社會急救素養起到了推動作用。以此次活動為起點,山東大學急救協會與山東省實驗中學西校區正式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雙方達成一致,未來山東大學急救協會將依托專業優勢,持續為該校提供急救技能培訓、知識講座等支持,協助學校深化急救培訓試點工作,共同致力于提升校園應急救護能力,為師生安全保駕護航。
參與活動的一名學生表示:“以前總覺得急救是專業人士的事,離自己很遠。今天親身體驗了CPR操作,才真正意識到掌握這項技能的重要性。希望萬一遇到緊急情況時,自己也能勇敢地站出來幫忙。”
此次宣講活動圓滿成功,為濟南西城實驗中學作為急救培訓試點校的后續工作奠定了良好開端,同時也開啟了山東大學與該校在生命安全教育領域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