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總書記腳步看吉林|長春中醫藥大學“青囊紅旅”實踐團開展暑期“三下鄉”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引導青年學子勇擔時代責任,傳承抗聯精神,賦能鄉村振興,近日,長春中醫藥大學“青囊紅旅”實踐團奔赴吉林省多地,圍繞“烽火鑄魂興鄉路,抗聯薪火耀松江”主題,開展“跟著總書記腳步看吉林”2025年暑期 “三下鄉” 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團隊聚焦紅色資源保護利用與鄉村產業發展的融合路徑,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訪談、資源梳理等多種形式,為當地紅色旅游與鄉村產業協同發展貢獻青春智慧。
足跡一:新站談判舊址——激活紅色記憶,鏈接鄉村文旅
在見證重要歷史時刻的新站談判舊址,實踐團深入考察其歷史背景、保護現狀及在紅色文旅體系中的定位。團隊詳細評估了舊址與周邊鄉村的聯動潛力,并圍繞其承載的紅色故事,精心策劃并拍攝主題宣傳視頻,計劃通過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旨在提升當地紅色資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助力文旅影響力提升。
足跡二:長白山酒業集團——深挖產業紅蘊,探索融合新機
走進蘊含抗戰歷史印記的長白山酒業集團,團隊重點調研了葡萄酒產業與紅色文化資源的融合現狀。通過與企業管理層、當地村民的深度交流及游客問卷調查,實踐團收集了關于“紅色研學+特色飲品體驗”模式的潛在需求數據。這些資料為企業拓展文旅產品線、創新營銷模式、帶動周邊村民就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思路。
足跡三:寒蔥嶺抗聯密營遺址——重走抗聯之路,診脈生態紅旅
在東北抗聯戰士浴血奮戰的寒蔥嶺抗聯密營遺址,實踐團成員們重走抗聯路,實地考察遺址保護狀況、解說系統建設及周邊生態旅游資源。團隊分工協作,記錄游客行為特征、環境承載力等關鍵信息,并與遺址管理者深入座談,識別生態紅旅發展面臨的瓶頸與核心需求,為豐富鄉村旅游業態提供數據支撐。
足跡四:小汪清抗日根據地遺址——梳理資源稟賦,獻策品牌塑造
抵達小汪清抗日根據地遺址,團隊調研了其保護開發現狀以及對周邊鄉村經濟文化的帶動效應。通過與村民訪談,實踐團深入了解了當地在紅色旅游品牌塑造、產業鏈延伸等方面的痛點與需求;谡{研數據,團隊將著手形成針對性發展建議,助力當地充分挖掘紅色資源潛力,促進產業振興。
足跡五:陳翰章烈士陵園——感悟英烈精神,設計教育方案
在陳翰章烈士陵園,實踐團成員懷著崇敬之情聆聽烈士后人講述將軍的抗聯事跡,深刻感悟英烈精神的時代內涵。結合陵園周邊鄉村發展實際,團隊重點調研了紅色教育資源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并計劃設計開發兼具深刻教育意義與沉浸式體驗感的特色文旅活動方案,旨在激活紅色教育活力,帶動鄉村文旅消費增長。
足跡六:華康醫藥企業——鏈接產業資源,探尋協同路徑
團隊還走訪了深耕道地藥材種植加工的華康醫藥企業,考察中醫藥產業與紅色文旅協同發展的潛力。通過與研發人員的交流,團隊深入了解了當地藥材種植加工情況,并積極探討了將紅色旅游線路與藥材種植基地參觀體驗相結合的合作模式,旨在推動特色產業資源賦能鄉村紅色旅游,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目前,“青囊紅旅”實踐團已完成對多地區調研數據的整理與初步分析。接下來,團隊將基于問卷調查與訪談成果,深入提煉“抗聯精神引領紅色文旅驅動鄉村振興”的有效策略,并針對不同調研點的特色與需求,制定差異化、可操作的發展建議書,力求將調研成果切實轉化為推動地方發展的實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