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尋梁平木版年畫之旅--解鎖巴渝非遺密碼
為深入貫徹《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中關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記錄、傳承與傳播”的要求,積極響應地方對梁平木版年畫等非遺項目的保護與推廣政策,重慶外語外事學院音樂學院“星芒綴夏·月輝映童”志愿團于2025年7月15日上午,專程前往重慶市梁平區屏錦鎮云屏路111號的德合泰,拜訪并學習梁平木版年畫的制作技藝與文化內涵,以實際行動助力非遺傳承。
德合泰外景拍攝
走進德合泰室內,琳瑯滿目的木版年畫即刻映入眼簾,這些作品形態各異、色彩鮮明,其中以門神、財神等傳統題材為主,線條靈動間盡顯民俗韻味。
《財神》等作品展示
“梁平木版年畫”制作工具展示
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徐家輝老師的細致講解下,志愿團成員了解到傳統木版年畫的制作頗為考究:顏料需從天然草本植物中萃取,色彩純凈且富有生命力;紙張要經過多道特殊工藝處理,以保證暈染適宜、保存長久;而雕刻用的木板,更是優選梨樹為原料,質地堅韌且紋理細膩,為年畫的精美呈現奠定基礎。在徐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同學們親手體驗了年畫制作的關鍵步驟,從拓印到著色,一步步完成了屬于自己的木版年畫作品,在實踐中感受傳統工藝的精妙。
徐家輝老師為志愿團成員講解梁平木版年畫種類
隨后,同學們圍繞木版年畫的傳承與發展對徐老師進行了采訪。當談及現代工藝與傳統木版年畫的區別時,徐老師結合自身經驗分析了兩者在技藝傳承、文化內涵等方面的差異;徐老師對同學們提出的思路與想法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年輕一代的活力與創意將為非遺傳承注入新動能。
志愿團成員采訪徐家輝老師
采訪尾聲,徐老師真摯表示,他始終希望將這門傳統工藝傳承給真正熱愛它、愿意潛心鉆研的年輕人,而非單純為了商業化而傳授技藝。他堅信,在政策扶持此次拜訪學習活動,不僅讓志愿團成員近距離觸摸到非遺文化的溫度,更以實際行動響應了地方對非遺保護的政策號召,為推
動梁平木版年畫的傳承與傳播貢獻了青春力量。
“星芒綴夏·月輝映童”志愿團與徐家輝老師合影
梁平木版年畫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縮影,其傳承與發展不僅關乎一項技藝的存續,更承載著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續。這樣的實踐讓我們看到,當年輕力量與古老非遺相遇,當傳統智慧與時代精神交融,中華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必將跨越時空、生生不息,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為涵養民族自信、凝聚文化認同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