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4日,龍巖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組織學生黨員前往龍巖市鄧子恢紀念館、新四軍第二支隊紀念館、龍巖市博物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中國沉缸紅曲酒博物館等地開展“紅土譯韻·薪火相傳”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專業實踐賦能紅色文化與客家文化傳承。

活動中,實踐隊深入閩西紅色文化遺址、客家文化景點,實地考察,拍攝照片,錄制雙語宣傳視頻。
在鄧子恢紀念館,隊員們通過研讀手稿、史料,探尋鄧子恢土地革命實踐的智慧與為民初心。

在新四軍第二支隊紀念館,借助舊武器、行軍圖等文物,追溯部隊東進抗日的英勇征程。

在龍巖市博物館,通過革命文獻與影像資料,梳理閩西紅色歷史的發展脈絡。

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從政權建設、經濟斗爭史料里,感悟“共和國搖籃”的深厚底蘊。

在中國沉缸紅曲酒博物館,跟隨非遺傳承人學習釀造技藝,挖掘客家傳統工藝中的文化傳承密碼。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在專業實踐中深化對紅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的理解,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懷。同時,發揮學生專業優勢,用外語講好紅土故事,提升閩西紅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