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光合啟能實踐隊前往勝利海油實訓基地開展參觀實習活動。通過實地探訪這座集技術實訓、技能認定、安全演練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基地,隊員們近距離接觸石油行業實操場景,深入了解石油開采全流程的技能培養體系,為理解能源行業人才培育與技術創新搭建了直觀橋梁。
“這里的每一臺設備、每一套流程,都是對海上石油平臺現場的 1:1 復刻。” 實訓基地指導員的介紹讓隊員們眼前一亮。勝利海油實訓基地由注采輸、工藝自動化、電力運維、泵修維保、VR 仿真、完井工藝、PLC 編程、安全技能八大功能模塊組成,共配備各類裝備 120 臺,全面覆蓋石油開采從井下到地面、從設備運維到智能控制的全鏈條實操需求。
圖一 石油開采井口設備及配套的管匯系統
圖二 計量分離器和雙腔計量裝置
在 VR 仿真模塊,隊員們看到虛擬場景中可模擬井噴應急處置、設備故障排查等高危或高成本場景,保障實訓安全的同時實現了低成本反復演練;而在工藝自動化與PLC編程模塊,各類智能控制柜、自動化閥組有序排列,指導員演示了如何通過編程實現采油流程的精準調控,讓隊員們直觀感受到數字化技術對傳統石油行業的賦能。
圖三 實踐隊員在指導員的帶領下參觀精準調控中心
“進入場地必須遵守秩序,不得追逐打鬧;未經老師檢查確認,嚴禁擅自操作任何設備。”實訓基地入口處的《入場須知》格外醒目。指導員強調,石油行業的高風險性決定了安全是實訓的首要前提,所有設備操作前,需由培訓老師對流程、設備、儀表進行全面安全檢查,確保處于安全狀態后方可開展實操,這一要求貫穿實訓全過程。
圖四 實踐隊員在指導員的帶領下了解實訓基地情況
在泵修維保模塊,隊員們看到整齊擺放的拆解泵體與維修工具,墻上懸掛的操作流程圖詳細標注了“拆卸順序”“零件檢查要點”“安全防護措施”等細節。“哪怕是一顆螺絲的安裝角度,都可能影響設備運行安全。”指導員的話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規范操作既是技能要求,更是責任擔當。
同時,實訓基地的“綠色基因”同樣給隊員們留下深刻印象。在電力運維模塊,新能源供電設備與傳統油氣設備并列展示,指導老師介紹,基地正逐步融入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實訓內容,助力石油行業人才向“油氣+新能源” 復合型能力轉型;而安全技能模塊中,針對酸性氣體處理、低碳鉆井液回收等綠色工藝的演練項目,更是直接呼應了國家“雙碳”目標下石油行業的轉型需求。
此次勝利海油實訓基地之行,讓光合啟能實踐隊隊員們對石油行業的人才培養體系有了更立體的認知。從設備實操到安全規范,從傳統工藝到綠色創新,隊員們深刻理解到: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既需要科技創新的“硬實力”,更需要技能過硬、理念先進的“軟實力”。需要石油人們不斷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探尋能源行業綠色發展的新路徑,以青年之力傳承勝利精神,踐行時代使命。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光合啟能實踐隊
通訊員:管勇吉、王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