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源”調研團成員在河北省黃驊市開展黃河文化宣講會
8月20日,山東大學(威海)文化傳播學院“黃河源”調研團成員董佳文在黃驊市文化館開展以“溯黃河源流,凝文化根魂”為主題的黃河文化線下宣講會。黃驊市老年大學20余名老人及部分文化館職工參與本次宣講會。
本次宣講活動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對黃河文化的整體介紹以及對孔孟文化和炎黃文化的具體介紹。在整體介紹黃河文化的部分,團隊成員介紹了黃河文化從古至今的發展階段和歷程、黃河文化的內涵和特點、黃河精神的時代表現和價值、新時代對黃河文化的發展戰略與綱領等內容,涵蓋黃河文化最核心的內容。本次講解的重點在黃河文化從盛至衰再于新時代迸發新生的全過程,從原始時期的萌芽期、夏商周的形成期、到春秋至宋的鼎盛期到元明清的衰落期直到近代的新生期,黃河文化的發展歷程和歷史大勢息息相關,團隊成員從常識的歷史知識入手帶領大家體會黃河文明的發展道路。
而在孔孟文化的講解中,團隊成員從文化旅游角度入手,介紹了孔孟故地的文化背景和時代意義。多名參與宣講會的老年大學成員表示自己曾前往山東旅行,而孔廟是他們的必經景點,而本次宣講會的內容則幫助他們回憶起探訪孔孟故地時由衷生發的民族自豪感。在炎黃文化的講解中,團隊成員首先介紹“炎黃子孫”這一稱謂的由來,通過對炎黃二帝戰蚩尤等傳說故事的介紹,以形象生動的語言調動起大家的熱情。在介紹黃帝族和炎帝族的姓氏來源時,多名參會成員表示自己的姓氏屬于黃帝族或炎帝族,同時表達了自己對炎黃文化的血脈認同。“祭始祖,悼先賢,無論經過了多久都不過時。”宣講尾聲,一名參會成員用葫蘆絲吹奏經典曲目《黃色戀》,將宣講會的氣氛推向高潮。宣講會現場氣氛活躍,團隊成員董佳文宣講風格幽默風趣,和聽眾頻頻互動。考慮到老年人群體對信息接受速度慢等特點,團隊成員宣講語速偏慢,多采用形象性表述降低理解難度,取得了很好的宣講效果,掌聲頻頻。
采訪結束后,參與宣講會的老年大學成員表示:“通過這次文化講堂,我了解到了很多有意思的黃河故事,對黃河文化乃至中華文化有了一個更深的體會。回去我要把黃河故事講給孫子、孫女們聽,讓他們感受中華文化魅力。”我們的活動不僅在宣講范圍內獲得了成果,對我們的下一代、優良家風建設和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都起到了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