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詐騙,我們在路上
中國青年網濱州1月31日電(通訊員 趙洛垚 林龍深)隨著網絡社交、網絡媒體的急速發展,詐騙套路也變化多端,不法分子將目標轉移至老年人身上。為提高老年人防范詐騙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保障老年人的財產安全,不給詐騙分子留下可乘之機,曲阜師范大學星夢小組社會實踐隊成員趙洛垚、林龍深走進社區,助力社區工作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實踐隊隊員事先準備了一些有關社區生活的問題,向社區居民分發答題問卷。調研人員主要分為青少年、中年、老年三個年齡段。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和中年對法律常識、反詐防騙等內容的了解程度略高于老年人。
現如今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尤其以網絡詐騙和電信詐騙為主。為更形象地說明何為詐騙,實踐隊員找出許多典型的例子,如:“親人”出事,急需用錢,要求轉賬;短信收到不明鏈接;謊稱網店正在進行促銷,可參與抽獎活動,需要繳納一定手續費;冒充公檢法詐騙等。面對詐騙,實踐隊員鼓勵社區居民積極下載國家反詐騙中心APP,同時向社區群眾宣傳三不原則:
1.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
2.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短信的誘惑。無論什么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咨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
3.不轉賬。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絕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公司財務人員和經常有資金往來的人群等,在匯款、轉賬前,要再三核實對方的賬戶,不要讓不法分子得逞,以及一定要及時報警。天上不會掉餡餅,但可能會掉陷阱。
隨著經濟發展,網絡信息發展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群眾有了更多的渠道去接收各方的信息,與此同時,群眾要加強辨別信息真實與否的能力。利用科學、宗教或治病為幌子,掩蓋其對信徒的權力、精神控制和盤剝,以最終獲取其信徒無條件效忠和服從。為了進一步認清邪教組織的本質與危害,增強社區群眾的反邪教的意識,提高群眾抵御邪教的侵蝕能力,弘揚科學精神,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實踐隊成員走進社區,播放宣傳視頻,張貼反邪教標語。從邪教的基本特征、社會危害性、邪教與宗教的區別到怎樣認清邪教等方面廣泛宣傳,進一步擴大了宣傳的點、面。針對邪教的危害進行重點講述,以大眾熟知的5名“法輪功”邪教組織信徒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自焚事件展開進行描述。通過開展本次反邪教宣傳活動,切實提高了群眾防范邪教的知曉率與參與度,掀起了反對邪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學、傳播文明的熱潮,使大家掌握了辨識邪教的基本知識與方法,達到了“入耳、入腦、入心”的目的,筑牢了群眾的防線,為建設平安和諧烏蘭奠定了基礎。
當今中國社會,倡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既然是“法治”“社會”,那就不能讓法治只停留在一小部分人中間。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大家都應該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識。實踐隊成員通過發放宣傳海報,向社區居民普及一些法律常識。法律規定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有利于人們自覺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來達到有效避免違法和犯罪現象發生的目的。
同時,法律法規也保障公民的權益,學習法律,能夠讓群眾了解自身應享受哪些權益。團隊成員通過本次社會實踐,豐富了暑假生活,學習到了很多知識,更加了解了電信詐騙的相關內容。通過向老年人講解防范詐騙的基本知識,提高防范詐騙的能力,并提醒老人遇到詐騙時,忌盲目、多思考,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營造了防詐反詐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