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聲的世界邊緣,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懷揣著對美好與愛的渴望,努力突破聽力障礙的枷鎖。而“心語匯夢”志愿服務團隊,正化作溫暖的光束,照進他們的生活。
初入康復機構(gòu),志愿者們心懷忐忑,面對那些或懵懂、或羞澀的孩子,微笑與耐心是敲開心門的第一塊磚。課堂上,協(xié)助老師開展發(fā)音訓練,從最基礎的“a、o、e”教起,一個簡單音節(jié),要重復無數(shù)遍,觀察口型、感受聲帶震動,用觸覺、視覺引導孩子們感知聲音模樣。手工課是歡樂的創(chuàng)意天地,彩紙翻飛、黏土塑形,孩子們專注于指尖藝術(shù),制作花朵時,花瓣的卷曲、顏色搭配,每一步都是自我表達,志愿者穿梭其間,遞工具、豎大拇指,讓自信在無聲中綻放。
為搭建溝通之橋,團隊引入手語普及課程,校園里、社區(qū)中,大手牽小手,教同齡人用手語說“你好”“一起玩”,消除隔閡,組織“無聲”運動會,跳繩、接力跑,靠眼神與手勢傳遞默契,孩子們奔跑歡笑,臉上洋溢著融入集體的喜悅,打破無聲壁壘。
定期家訪如春風送暖,走進孩子們家庭,帶去學習資料、生活用品,與家長深聊康復計劃,分享情緒疏導法,面對家長疲憊與焦慮,志愿者給予依靠,共繪孩子成長藍圖。“心語匯夢”匯聚點滴善意,在無聲處耕耘,助聽力障礙兒童逐夢有聲未來,一路繁花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