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學子三下鄉心得展示:厚植綠色生態,助力鄉村振興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其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鄉村振興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要兼顧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等方面。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鄉村振興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在重點突破中實現整體推進。因此,開展生態脆弱地區鄉村生態修復工作,并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刻不容緩。
2022年7月,為進一步推動內蒙古準格爾旗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點荒成林”社會實踐團奔赴內蒙古準格爾旗暖水鄉,在暖水鄉政府召開東南大學——暖水鄉生態修復成果調研座談會,校地合作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并深入公益課堂普及生態保護等知識,從青年人的視角分享交流相關經驗與想法。隨后實踐團又來到鄂爾多斯水土保持示范園區、德勝有梁村集體果園示范基地進行實地地調研園區建設、蘋果種植,并就暖水鄉未來生態產業發展交流看法,貢獻青春力量。
心得展示:
東南大學“點荒成林”團隊 肖塬:七天的調研時間內團隊調研走訪了準格爾旗各處。實地考察塔拉溝覆沙區,二老虎溝覆土區和裸露區的砒砂巖現狀,我第一次見證了砒砂巖遇水成泥,遇風成沙的特性,并進行了實地親生試驗澆水,使種植的苔蘚復綠。可見干旱問題仍是準格爾旗的一大難關,生態修復刻不容緩!我們這幾天有觀察到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在準格爾旗的大力發展。大面積種植的山地蘋果,朝天椒,杏林等都可看出農產品趨勢發展良好,且政府大力支持農戶種養殖。相信未來暖水可以將品牌推廣出去,后續可以多元化利用電商等平臺,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更多的人看到這片土地,讓全國都吃到暖水的山地蘋果,準格爾的跑地山羊,感受到準格爾的人民的熱情。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依托準格爾旗——東南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為當地砒砂巖治理和煤矸石轉型運用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東南大學“點荒成林”團隊 吳天晟:在整個社會實踐過程中,感覺收獲已經不能只用多來形容了。在參觀砒砂巖區的相關治理情況時,我們實實在在的明白了當地的生態現狀與惡劣環境,也讓我們對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更加渴望,對于生態環境的改善更加追求。在昶旭煤礦參觀時,看到了點荒成林人對煤矸石等固體廢料利用的開拓,看到了現代煤礦的復墾還綠,看到了當地對于綠水青山的不懈追求。在對生態移民進行走訪調查時,通過每家每戶所反應出的不同問題和現狀,我第一次體會到了民生問題無小事,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艱辛與細致,更讓我對基層工作產生了更大的熱情與信念。家齊才能國治,只有真正走進挨家挨戶,才能收獲真反饋真情況。整體來說,社會實踐意義很多,收獲很多,讓我們對內蒙古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期待未來東南大學能和暖水鄉一道,共同構建鄉村振興工作站,讓鄉村振興進入快車道!
東南大學“點荒成林”團隊 馮亦鳴:這次社會實踐走訪了許多地方,收獲頗多。一開始我們只是知道果林套種、知道砒砂巖這個名詞,但是具體是什么樣的我們也不是特別清楚,來到這邊以后,我們實地考察了砒砂巖覆沙區、覆土區和裸露區的治理成果,真真正正體會到當地惡劣的環境和進行生態治理的迫切性,同時也看到政府為了治理砒砂巖區付出了很多。我們走訪社區調研生態移民現狀,在訪談中深刻體會到了民生問題的重要性,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意義與責任,也讓我對基層工作者更加充滿敬意,也為我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指明了方向。
東南大學“點荒成林”團隊 林小川:很遺憾沒能去鄂爾多斯市當地進行調研,但從其他成員的照片中可以感受到砒砂巖地區經過治理后有很大的改善,對當地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與我們平常所見的綠地、樹林不同,砒砂巖的土質遇風成沙,遇水成泥,給土壤修復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經過“點荒成林”團隊的不懈努力與科學固土,讓荒漠染成綠洲。生態環境的改善給予當地人民重新種植樹木的希望,帶動當地發展。最后我也希望“點荒成林”團隊不斷革新技術,傳承“點荒成林”夢想。
東南大學“點荒成林”團隊 余汶鑫:由于個人原因,本次內蒙古之行沒能親自來到現場,感受準格爾旗當地復雜的生態環境,但是在成員調研的資料里,我看到了解決砒砂巖的問題迫在眉睫,了解到科學院為了監測泥沙厚度制作了監測系統,各方為了荒地復綠做出的種種努力。成員們種植苔蘚的實驗像魔法一樣令人驚嘆。而覆土區和裸露區的狀況更是我前所未見的,更讓我感受到我輩青年肩上的重任。很遺憾沒能去現場感受當地人的熱情淳樸,也沒有切身體會當地嚴重的生態問題與應對方法,但我會將這份遺憾轉化為今后學習的動力,延續東南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的初心!
此次,東南大學“點荒成林”實踐團隊深入內蒙古準格爾旗砒砂巖區,發揮專業優勢,厚植綠色生態,助力鄉村振興,以建設準格爾旗——東南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為契機,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為助力準格爾旗鄉村振興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點荒成林社會實踐團 來源:點荒成林社會實踐團
- 走近古韻滁城 傳播精神力量
- 為了探尋滁州市的歷史文化,領略濃郁的滁城古韻,傳播時代精神力量,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赴滁州弘揚文化實踐小分隊”于7月21
- 08-18 關注:2
- 非遺之美韻味十足,文化傳承長存于心
-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之下,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進一步加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并以非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 08-18 關注:0
- 閩山閩水系深情,緊跟習總書記勇向前
- 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福建人,但是當第一次來到福建這個山水花木皆有情的省份時,我相信你也會深深愛上了這里。暑假跟著實踐團第一次來到
- 08-18 關注:7
- 每日實踐感悟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子三下鄉魯甸行社會實踐
- 08-18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