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故里憶崢嶸,產學結合促發展
英雄故里憶崢嶸,產學結合促發展
大學生新聞網咸陽8月15日電(通訊員 黃曉彤 仝晁閣)
8月15日,長安大學赴陜西咸陽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三原縣,開展系列實踐活動。組織開展線上集體觀影,感悟和傳承革命先烈們艱苦奮斗、克服困難的精神;參觀于右任紀念館,弘揚其忠誠的愛國精神和繼承發揚其詩書藝術;進行科研助力鄉村振興主題調研活動,了解當地居民對鄉村振興的切身感受和幸福指數。
重溫紅色經典,再續百年風華
今日恰逢日本投降77周年紀念,以此為契機,實踐隊組織全體成員線上觀看《三原·一九三七》,幫助實踐隊員更為深刻地了解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三原的點點滴滴以及當地紅色文化,增強全體成員的民族自豪感、責任感與使命感。該影片講述1937年“七七事變”后掀起全民抗戰熱潮,三原各界民眾集國仇家恨于一身,送子孫投身抗日戰場,傾其家產支援抗日武裝的故事,展現了三原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支持抗戰,忍辱負重,勇于擔當,共赴國難的時代故事。觀影結束后,實踐隊員圍繞影片內容積極交流觀影感受。
實踐隊員表示,時至今日,我們也從三原出發,走一遍先輩們走過的路,感受當年的不易和艱辛,更要懂得珍惜如今美好的生活。今天也是日本投降的77周年,作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更應該牢記歷史,且對現在的日本右翼和日本政府,不抱有幻想;對于中國國內和國外任何企圖否認、洗白和美化日本侵華歷史的言行,一律堅決反對,并盡可能用實質性的法律和外交手段對其進行懲戒和威懾;更不能忘14年的艱辛苦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追尋偉人足跡,緬懷愛國精神
下午2時整,實踐隊出發前往于右任紀念館,學習了解杰出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著名愛國詩人于右任的生平經歷。于右任先生忠實追隨孫中山,參加中國同盟會,投身反帝反封建斗爭,積極擁護“三大政策”,力主國共合作,和平建國。于右任先生一生愛國、愛民、愛故鄉。他辦學校,興水利,建農場,關懷體恤民眾,護持祖國文化遺產,熱愛文化藝術,創制了《標準草書》,深受海內外崇仰。
紀念館共設置有兩個展廳,分別對應不同的主題。初入第一個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于右任先生的生平簡介。廳內陳列有大量記錄于右任先生功績的書籍文件,完整介紹了先生功績赫赫的一生,將這位偉人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大家眼前。隨后實踐隊員們進入第二個展廳,參觀領略于老先生的書法作品,了解先生一生書法求索的損益過程,對隊員們踐行習近平同志文藝思想,培根鑄魂,為時代明德,弘揚書法藝術意義深遠。
隨后,實踐隊員對紀念館工作人員進行了采訪。工作人員表示,當前愛國主義教育亟待加強,可以結合多種宣傳手段,如愛國主義教育進校園,線上參觀紀念館等活動,多措并舉,助推紅色文化傳播與愛國主義教育發展。此外,于右任先生的書法成就也在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何繼承和發揚這筆文藝瑰寶,也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作者:長安大學赴陜西咸陽“紅色沃土傳百年青春志,綠水青山尋革命征程 來源:長安大學赴陜西咸陽“紅色沃土傳百年青春志,綠水青山尋革命征程路”暑期社會實踐隊
- 長安大學赴陜西咸陽暑期社會實踐隊
- 長安大學赴陜西咸陽暑期社會實踐隊
在三原縣展開系列活動
8月15日,長安大學赴陜西咸陽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三原縣,開展一系列線上線
- 08-21 關注:0
- 英雄故里憶崢嶸,產學結合促發展
- 8月15日,長安大學赴陜西咸陽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三原縣,開展系列實踐活動。組織開展線上集體觀影,感悟和傳承革命先烈們艱苦奮斗、克
- 08-21 關注:0
- 語繞口令,語浙江景,語中國情
- 以中國話再話中國,浙理外院“中國話,話中國——繞的開的嘴皮,留得住的情誼”社會實踐小分隊在行動
- 08-20 關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