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學子三下鄉:看產業發展,望振興曙光
為助力農業農村發展,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山東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濃“農”深情,“鄉”約振興實踐團隊于7月14日來到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大王寨鎮河涯村的蔬菜大棚生產基地進行采訪調研。在村黨支部書記李妹書的介紹下我們了解到,自她上任起,從前的河涯村土地沙化嚴重,地堿水咸,農業生產落后。村支書李妹書便多次召開黨員大會,集思廣益,決定發展蔬菜大棚。在李妹書書記的帶動下,村民在短時間內疏通了古河道并新開挖溝渠兩千多米,使得全村兩千畝鹽堿地用上了黃河水,為發展蔬菜大棚產業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想創建蔬菜大棚,水源和資金卻成了首要的問題,經過多方奔走,李妹書書記經過協調打了新井,用自己的家產為群眾貸款作擔保,甚至在資金緊張時便自己墊付。就這樣,大棚越建越多,憑著這股韌勁,她帶領全體黨員和村民,發展蔬菜大棚產業到如今的六百多個大棚,三千多畝耕地,帶來了村民越來越富足的生活。
在采訪河涯村黨支部書記李妹書時,看著村里隨處可見的大棚,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方圓幾十里,提起這位膽大心細、精明能干、無私奉獻、不畏苦難的女當家人,無論是干部和群眾都無一不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這是一直以來李妹書堅守的原則,也正是這個信念使李妹書帶領著村民從山窮水惡到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如今,大棚蔬菜種植已經成了莘縣河涯村的支柱產業,鎮政府也高度重視蔬菜的生產質量,推廣優良品種,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嚴把蔬菜生產和銷售關,積極推廣大棚換代,保障了全村以及村周邊其他地區的蔬菜產業健康發展,也促進了村鎮經濟的快速改善。
看著村書記李妹書笑意越發濃烈,曾經她帶領百姓在田間勞作、不斷嘗試的場景便重現于眼前。李妹書一心為民的熱忱和帶領百姓發家致富的執著,不經感動了全村上下,也受到了上級組織的贊揚,河涯村連續多年被評為縣鄉先進村莊,她本人也先后獲得很多榮譽稱號。這不僅讓我感受到了一名農村支部書記對“三農”工作傾注的滿腔熱越與辛勞,更感受到了一名黨員認真履行職責,積極為民奔走的強烈愿望和責任。日日行,千萬里終至;常常做,千萬事竟成。李妹書書記以飽滿的熱情,讓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心為民心系鄉村,無私奉獻勇當帶頭人,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也不斷發展壯大,堅定地走產業增收、強村的道路,實現了農業農村良好發展和發展良性互動的生動局面。近年來,在村鎮政府的支持和領導下,莘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縣,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堅持科技引領,全環節開展種子攻堅,保證質量優先,全過程實施質量監管,堅持龍頭帶動,全鏈條提升產業化水平。相信在村支書李妹書的帶領下,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未來將是一片大好。
通過對村支書李妹書的采訪,我不僅被村干部不畏勞苦只為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無私奉獻精神深深打動,更聽著村支書娓娓道來了蔬菜大棚產業的從無到有到現在能夠帶動經濟發展的巨變,看著科技發展,在未來或許會被更廣泛地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去,一幅生態文明、富民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緩緩鋪開。
作者:李藝 姜夢瑤 郭偲翀 來源:濃“農”深情,“鄉”約振興實踐團
- 前良村回憶
- 有太多話想要說,有太多人想要感謝,這個夏天,因為棗莊,因為大家,變得絢麗與獨特!
- 08-20 關注:0
- 如何描述我的支教
- 五顏六色的氣球飛向藍天,熱烈的向日葵在陽光下綻放,悠揚的歌聲縈繞耳畔。
- 08-20 關注:0
- 濃農深情實踐團最后的答卷
- 二十天的社會實踐之旅,我們踏上了淄博的周村、八大局,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與人間煙火;參觀了濰坊壽光的農業大棚和物流園,學習到了
- 08-20 關注:0
- 山東學子三下鄉:看產業發展,望振興曙光
- 為助力農業農村發展,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山東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濃“農”深情,“鄉”約振興實踐團隊于7月14日來到山東省聊城市莘縣
- 08-20 關注:0
- “后浪”奔涌,情系九龍
- 一直有想要下鄉實踐的想法,終于實現了,我們選擇甘孜九龍縣為實踐地點,從8.1開始進行了為期五天的三下鄉,在九龍縣的這五天很圓滿,
- 08-20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