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鋪里,點燃燈塔
遇見鋪里,點燃燈塔
2024年的夏天,我帶著對教育的熱愛和對鄉村教育的關注,踏上了支教的旅程。從繁華都市到偏遠鄉村,這一路上,我既充滿了期待,又帶著幾分忐忑。下車之后,我被這里的景色所震撼,宛如進入一個神秘之境。兩側的峭壁直聳云霄,陽光透過樹葉的罅隙灑落,構成了斑斕的光影。空氣清新,飽含負氧離子,每一次呼吸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我期待著能夠用我所學,為那里的孩子們帶去知識與希望;忐忑著能否適應全新的環境,能否真正幫助到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
當我第一次走進那所鄉村小學,看見孩子們好奇而羞澀的眼神,讓我深感責任重大。初到之時,由于不熟悉,在課堂上孩子們并不積極,我有些無措,但我深知,人與人都是由陌生到熟悉,我們努力讓課堂變得活潑,增加互動,提高課堂趣味性。并且加入科學實驗,彌補孩子們在這方面的明白,提高他們認知和探索的能力。
在支教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意識到,成長不僅僅發生在學生身上,我自己也在不斷成長。我開始學會更加耐心地傾聽,更加深入地思考教育的意義。我學會了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保持樂觀的心態。這些經歷,讓我更加成熟,更加堅定了我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加入了愛國教育,小學階段是孩子們形成價值觀念和人生觀念的關鍵時期。通過系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念,增強對祖國的認同感和責任感。這有助于他們明確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身份和使命,為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支教的日子里,最讓我感動的莫過于孩子們純真的心靈。他們樂觀向上,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他們的笑容,他們的進步,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每當看到他們在學習中取得的進步,我都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這段經歷讓我深刻反思教育的真諦。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交流,是激發潛能、培養品格的過程。我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著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個性,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轉眼間,支教的日子即將結束,離別之際,心中滿是不舍。孩子們用他們稚嫩的手為我制作了禮物,看著那些真誠的語句,我內心無比感動。我知道,這不僅僅是對我的感激,更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無論走到哪里,我都會記得他們,都會為他們祝福。
支教雖然結束,但我的教育夢想并未停止。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希望的燈塔,只要我們用心去點亮,他們就能照亮未來。我期待著未來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幫助更多的孩子,去傳遞更多的知識,去點亮更多的希望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