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陳德儀 徐楊龍)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落深落實,引領教育廣大青年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近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經貿學院仲愷追“風”助農實踐團隊深入湛江市雷州市調風鎮開展2024年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實踐團隊以以十一個“1”為重點任務,開展戰略協議、文旅宣傳、產業調研、七彩假期、綠美鄉村、直播助農等實踐內容,團結青年力量,為調風鎮“百千萬工程”注入青春力量。
1.賦能“百千萬工程”,奏響校地發展“協奏曲”——簽訂戰略協議
7月19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經貿學院與雷州市調風鎮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調風鎮“百千萬工程”科技創新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的創新探索,深化校地共建,把“鎮域所需”和“高校所能”深度融合,借高校資源賦能鎮域發展,為調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振興發展蓄勢賦能。同時,通過此次合作,未來也將有越來越多的仲愷學子奔赴調風鎮,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青年的貢獻。
2.扶鄉村之科技振興,志青春之美好芳華
為進一步推動青春力量與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為調風鎮農業高質量發展插上“科技翅膀”,仲愷追“風”助農實踐團隊在仲愷專家教授調研團的帶領下在雷州市調風鎮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在此過程中,仲愷顏珣研究員對調風鎮香蕉樹黃葉病頻發等狀況提出相關治理方案;仲愷關晶博士通過調研調風鎮文旅資源情況并為建設調風鎮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三產融合等方面帶來相關建議。實踐團隊在專家老師的帶領下了解農情,切身體悟鄉村振興的蓬勃生機和廣闊前景,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作為農業院校的大學生,未來也將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努力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3.促進文旅融合,共筑和美調風
田野風車吹來綠色新動能,文旅融合打造調風新路線。為探索雷州市調風鎮特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讓廣大群眾領略調風鎮的獨特魅力和風采,帶動調風鎮文旅發展,仲愷追“風”助農實踐團隊深入雷州市調風鎮赤尾村、調銘村、祿切村、里仁村、南田村、調風村等6個行政村及南天宮、清風園、九龍山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寶林禪寺等地探索村鎮文旅產業。團隊以實地調查與實地勘景的形式,依托調查問卷,結合走訪宣傳和深度訪談等形式來收集數據信息,同時制作出一部優質精美的調風鎮文旅宣傳視頻《印象·調風》,實踐團隊努力幫助調風鎮挖掘用好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發揮青年學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把調風鎮“扮靚”,協助調風鎮打造更多文旅產業“新名片”,讓調風鎮的名山名水名人引八方來客。
4.多彩課堂繪就七彩假期,凝心聚力助力鄉村兒童成長
七彩假期,一場愛與陪伴的雙向奔赴。在入選由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秘書處聯合遴選的2000支2024年關愛行動“七彩假期”志愿服務示范團隊后,仲愷追“風”助農實踐團隊緊密聯系地方,積極響應各級團委號召,圍繞思想引領、國防教育、文化傳承、文明生活、身心成長、科技創新、快樂學習、藝術素養、急救知識、安全教育十大模塊設計課程,開展了20節次課堂,使用課件28個,教具320份,服務兒童600人次,用實際行動為調風鎮的孩子們打造“七彩假期”。
5.追尋紅色記憶,汲取榜樣力量
心歷櫛風沐雨,回望崢嶸歲月。在這氣候炎熱的雷州半島,團隊以一顆真摯熱情的心學習優秀黨員事跡、重走紅色革命路線。在紅色文化濃厚的調風鎮,實踐團隊探訪了百歲老黨員陳鳳蓮同志、湛江市優秀共產黨員林培建同志、雷州市優秀共產黨員譚美華同志,大學生們將以他們為榜樣,努力成長為能吃苦、敢擔當、有理想、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用實際行動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此同時,實踐團隊也探尋了調風鎮紅色革命路線,感受調風鎮歷史的滄桑和氣息,從歷史中感悟調風鎮紅色力量。
6.守護鄉村綠水青山,助力鄉村振興提“顏”增“質”
在來到調風鎮的這段時間里,實踐團隊與調風鎮政府一同參與到“‘河’我一起保護母親河”、“巡河護綠”、“廣東省特色村橫山村建設”等多次“綠美廣東”、人居環境改善活動,團隊積極配合政府工作,以人居環境整治為載體,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為鄉村振興匯聚強大合力。在以上活動中,實踐團隊展現了新一代大學生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中的青春力量和積極的精神風貌,同時也深深感受到調風鎮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和追求。
7.助推特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為幫助打造調風鎮特色農產品品牌,推動鎮域特色農產品的高質量發展,探索鄉村振興之路。實踐團隊在活動期間開展直播助農活動,為廣大網友傾情推介調風鎮特色農產品——菠蘿、鳳梨、火龍果、香蕉、海鴨蛋,向屏幕前的觀眾朋友展示地道“調風味”的獨特魅力。在開啟的12小時直播內,在線觀看達4167人,總點贊量超10萬。同時,實踐團隊前往雷州市調風鎮的火龍果種植基地、香蕉產業園、菠蘿的海、卜昌村海鴨養殖基地開展為期兩天的調研活動。實踐團隊深入了解了調風鎮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現狀,得到了來自基層的“第一手資料”,這次“調風獨有”的材料為隊員們提供了洞察、解決調風農業產業發展深層次的獨特視角。
為期兩周的“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仲愷追“風”助農實踐團隊完成了十一個“1”的重點任務,同時也與調風鎮當地群眾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團隊成員紛紛表示社會實踐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這次活動讓自己更加了解鄉村振興的現狀以及鄉村的發展變化,作為農業院校的大學生,未來也將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努力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接下來,仲愷學子將秉承“注重實踐,扶助農工”的校訓,依靠校地合作加強與當地的溝通交流,為全力打造粵西特色專業強鎮貢獻出一份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