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科技大學露天采礦專業學子走進新疆天池能源將二礦,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社會實踐。此次活動以“探秘現代礦業,筑牢專業根基”為主題,讓同學們在真實的礦山環境中深化對行業的認知。
在將二礦的智能化展廳,三維礦山模型與實時生產數據同步更新,技術人員演示了無人采礦設備遠程操控系統,當看到挖掘機在千米之外精準作業時,同學們不禁感嘆科技對傳統礦業的重塑。“課本里的‘智能開采’終于有了畫面感。”一位學生在筆記中寫道。
實踐中,師生們沿著采礦作業流程實地調研:在爆破區,工程師詳解了精準裝藥技術如何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排土場,植被恢復示范基地展示了“采礦+復墾”的生態模式。這些場景讓同學們深刻理解到,現代礦業早已告別“傻大黑粗”,而是朝著綠色、智能方向加速邁進。
座談會上,企業導師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從一線技術員到礦長的成長歷程,勉勵同學們既要學好理論,更要扎根現場。此次實踐讓學子們明白,礦業發展需要知識與擔當,更需要將論文寫在祖國的礦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