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紅藍志,赤旗領航新征程:集大學子探訪廈門紅色地標與海事一線
在6月29和30日這兩天,集美大學“赤旗領航”實踐隊踏上雙重征程,前往廈門烈士陵園和廈門海事局。松柏蒼翠的廈門烈士陵園內,鐫刻英雄姓名的墓碑靜默無言;指揮中心大屏上,實時躍動的船舶軌跡如藍色血脈奔涌。在歷史的厚重與時代的脈搏中探尋精神坐標,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愛國主義實踐。
陵園豐碑下,熱血忠魂礪初心
踏入廈門烈士陵園,肅穆之氣縈繞。實踐隊員行走于小徑,凝望座座墓碑,與為民族獨立獻身的英烈展開無聲對話。一句“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將相隔百年的心靈緊密相連。當得知碑林中竟有年僅15歲的烈士,源自輪機工程學院國旗班的隊員神情莊重,肅然敬禮。

(圖為隊員們在向烈士英雄名錄敬禮 通訊員裴李卓軒供圖)
巍峨的廈門解放紀念碑矗立眼前,“先烈雄風永鎮海疆”的金字熠熠生輝。隊員們仰望碑座浮雕——前方戰士高擎紅旗如利刃刺破黑暗,后方是戰士們奮勇托舉、吶喊沖鋒的群像。這面紅旗是信仰的象征,是先烈們對新中國無限向往的化身。身后和平的城市圖景,正是先輩熱血所鑄。隊員們心潮澎湃:“銘記烽火歲月,將愛國情、奮斗志融入當下——以青春護盛世中華,是對英靈最深沉的告慰!”

(圖為“赤旗領航”實踐隊在烈士紀念碑下合影 通訊員裴李卓軒供圖)
在廈門破獄斗爭舊址紀念館,1930年那場驚心動魄的傳奇被生動還原。逼真的場景與影像資料重現了中共福建省委領導革命志士周密籌劃、默契配合,以無畏勇氣劈開牢籠的歷史瞬間。先輩們憑借堅定信仰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其堅毅令隊員們深深動容。
(圖為“赤旗領航”在破獄舊址外合影 通訊員裴李卓軒供圖)
海事一線間,深藍使命映赤誠
江河湖海是國家發展的命脈,海事力量是水上安全的屏障。實踐隊走進廈門海事局指揮中心,感受水上安全的“智慧中樞”。屏幕上實時跳動的船舶軌跡如同流動的藍色血脈,海事工作者全神貫注精準調度,每一道指令都關乎國家航道安全。
(圖為陳章武學長為隊員介紹海事局管理范圍 通訊員裴李卓軒供圖)
(圖為杜欣瑤學姐介紹海事局日常工作 通訊員裴李卓軒供圖)
為深入理解海事精神,隊員們采訪了兩位優秀前輩。畢業于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的陳武章,將“誠毅”校訓融入海事生涯。從船上的大副到海事局船舶檢驗、安全監管崗位,他以日復一日的平凡堅守詮釋愛國為民的赤子之心。“這份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精神,猶如明燈,照亮我們逐夢深藍的道路。”隊員們感嘆。
去年剛畢業的杜欣瑤學姐,身著筆挺制服,既有青春朝氣又顯沉穩干練。面對學弟妹們的好奇提問,她如春風化雨般分享海事一線經驗,為隊員們點亮職業理想的燈塔。她的卓越風采讓隊員們熱切期待未來在課堂重逢,再續榜樣力量。
紅藍輝映處,青春揚帆正當時
從浸潤熱血的紅色地標,到守護深藍的海事前線,“赤旗領航”實踐隊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淬煉與升華。在烈士陵園與破獄舊址,革命先輩以生命詮釋的忠誠信仰震撼心靈;在海事指揮中心與前輩對話,新時代守護者立足崗位的報國擔當催人奮進。
紅色基因是根脈所系,給予我們穿越風雨的勇氣;藍色國土是未來所向,召喚我們貢獻智慧與力量。當赤旗指引航程,集大學子誓言將此次“三下鄉”的豐厚收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傳承紅色血脈中堅定信仰,在投身強國偉業中錘煉本領,以青春之我守護山河錦繡,以奮斗之姿揚帆嶄新征程,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匯聚磅礴青春能量!
(通訊員 武怡健)
電話:19880597108
email:53417069@qq.com
QQ:53417069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銀江路185號
郵編:33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