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領悟中醫藥千年智慧,助力其新時代創新發展,7月9日,川北醫學院藥學院“尋宣巴山跡,探漢百草堂”社會實踐隊深入達州市宣漢縣普光鎮工業園與仲泰中藥材基地,開展了一場沉浸式現代中藥產業鏈研學。
科技賦能,解碼現代炮制匠心
在普光鎮龍森藥業現代化車間,隊員們化身“實習藥工”。質量控制實驗室是首站:精密電子天平精準稱量,紫外分光光度計快速掃描特性,高效液相色譜儀精準分離活性物質,共同構建藥材質量的“數字畫像”。針對含毒藥材,特定減毒流程確保安全;穩定性試驗箱則科學預測最佳保質期。隨后,隊員們系統觀摩了道地藥材從精選、自動化清洗,到智能炒藥機精準控溫炒炙的全流程。親手對比炮制前后藥材的色、質、氣變化,結合理化數據解讀,隊員們深刻體悟了“火候定藥效”的千年智慧。車間內,傳統藥香與智能設備和諧交融,生動詮釋著中醫藥“守正創新”的活力。
傳承古法,炮制良藥——中藥炮制的藝術之旅
溯源種植,體悟生態孕育之道
下午,實踐隊轉赴仲泰中藥材種植基地,探尋產業鏈源頭;刎撠熑嗽斀庑麧h生態優勢:顯著海拔梯度形成天然溫差,充沛潔凈水源與適宜光照,共同孕育出宣漢淫羊藿等道地藥材的優良品質。在淫羊藿工廠化育苗基地,恒溫恒濕的智能溫室內,嫩苗在精密環境下茁壯生長,科技賦能的高效與精準令人贊嘆。步入現代化農業倉儲烘干庫,隊員們了解到智能烘干與科學存儲對鎖住藥效、防止霉變的關鍵作用。從藥田到苗圃再到倉儲,隊員們深切體會到中藥材作為“活的生命體”對生態的苛刻依賴——寒流、灌溉偏差或土壤微變,都直接影響其生死與藥效。這份自然的“脆弱”與“珍貴”,讓學子們對每株草藥背后的生態智慧與農人辛勞充滿敬意。
貫通“產學研用”: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此次研學貫通了“產學研用”鏈條。通過親手記錄數據、對比分析、實地訪談,隊員們直觀感受了中藥從“一粒種子”到“一片良藥”的艱辛歷程,更深刻領悟了傳統炮制技藝的奧義。川北醫學院藥學院學子源自一線的觀察與思考,不僅是知識的深化,更是新時代青年傳承文化瑰寶、服務鄉村振興、助力國家中醫藥振興戰略的鮮活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