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隆回縣荷田鄉九佳村的田埂泛著熱浪,湖南信息學院新知青實踐團的志愿者們踏著暑氣而來,在暑期“三下鄉”的熱潮中,他們化身“安全衛士”,與九佳村村委會攜手,為村里的孩子們筑起一道防性侵的青春防線,讓安全的種子在盛夏的泥土里悄悄發芽。
村委活動室里,風扇轉得沙沙響,二十多個孩子擠在長桌旁,眼睛亮晶晶地望著志愿者肖慧。這個說著一口地道鄉音的姑娘,沒拿課本,先拉過條小板凳坐下:“咱村的娃都知道自家菜園子吧?籬笆圍起來的地方,不是誰都能隨便進——咱的身體也一樣,背心、短褲蓋著的地兒,就是咱的‘私密菜園’,外人碰不得。”
她的話像顆石子投進水里,孩子們七嘴八舌應起來。肖慧順勢拿出畫著簡筆畫的卡片,指著小人兒身上的紅圈:“記住這兩個地方,是咱們的‘禁地’。要是有人伸手想碰,第一聲得喊‘別碰我’,第二件事就往大人跟前跑,跑得越快越好。”她邊說邊起身示范,學著孩子的樣子張開胳膊“逃跑”,逗得孩子們咯咯笑,笑聲里,那些嚴肅的安全知識悄悄落了地。
午后的陽光斜斜照進窗戶時,活動室里響起了動畫短片的聲音。屏幕上,穿藍布衫的“小主人公”被陌生大叔攔住拉扯,他一邊大聲喊“你別碰我”,一邊跌跌撞撞沖向田埂上的奶奶。孩子們看得攥緊了拳頭,有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忍不住喊:“快跑呀!”短片結束,肖慧剛問“要是你遇到這事咋辦”,幾十只小手“唰”地舉起來,“喊人!”“找大人!”“往人多的地方跑!”答案清脆又篤定。
最熱鬧的要數學口訣。志愿者們編的《防性侵口訣歌》,“小背心,小短褲,蓋住地方不許摸;遇壞人,大聲喊,轉身就跑找大人”,肖慧領著孩子們拍手念,節奏像村里的打谷聲。念到第三遍,有孩子自發跺起腳打拍子,連平時最調皮的小男孩都扯著嗓子吼,生怕自己的聲音被蓋住。抽查時,連最靦腆的小男孩都能一字不差背下來,肖慧摸他的頭時,他紅著臉把口訣又念了一遍。

傍晚的霞光鋪滿田埂時,志愿者們護送孩子們回家。走在長滿狗尾草的小路上,孩子們還在互相考口訣。一個穿黃裙子的小姑娘突然指著遠處扛鋤頭的村民說:“肖慧姐姐,要是遇到壞人,我就跑向那個伯伯!”肖慧笑著點頭:“對嘍,村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是你們的保護神,喊一聲,他們都能聽見。”

村小學的會議室里,二十多位家長正圍著肖慧手里的“安全畫”。孩子們畫的小人兒身上,隱私部位都被紅彩筆圈得圓圓的,有的還畫了箭頭指向“爸爸媽媽”。“您看這畫,”肖慧指著一幅歪歪扭扭的作品,“孩子心里其實都懂,咱順著畫跟他們聊,比劈頭蓋臉說教管用。就像這口訣,接送孩子時念兩句,哄他們睡覺時對兩句,跟咱平時唱山歌似的,孩子不抵觸,還能記住。”
村支部王書記站在門口接過話:“肖慧這話在理!咱村是個大家庭,娃的安全不是一家的事。別覺得‘那種事’離得遠,防備心得時時刻刻有。往后娃說‘誰碰得我不舒服’,當爹媽的千萬別不當回事;娃常去的曬谷場、老槐樹下,大伙多瞅兩眼;見了面生的人,多搭句話問問來處。要讓娃在村里走,喊一聲‘有人欺負我’,半條街的人都能跑出來——這才是咱九佳村該有的樣子!”
志愿者們整理著孩子們的“安全畫”,那些稚嫩的筆觸里,藏著孩子們對安全的理解,也藏著這個夏天最珍貴的成長。從課堂上的鄉音講解,到田埂上的口訣聲,從孩子們亮晶晶的眼睛,到家長們鄭重的點頭,一張由青春力量、鄉土溫情織成的安全網,正在九佳村的每寸土地上慢慢收緊。
這個七月,烈日下的守護從未停歇。當九佳村的孩子們在月光下奔跑時,他們知道,身后有志愿者的身影,有鄰里的目光,有家人的牽掛。那些學會的本領、喊出的勇氣,終將讓鄉村的童年只有蟬鳴與歡笑,再無陰影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