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重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服務團10名師生在指導老師王虹帶領下,赴綦江區永城鎮開展“心系綦鄉智慧行,語潤中華興民生”社會服務活動。活動聚焦“一大一小”兩大重點人群,通過反詐普法、紅色教育、物資慰問等形式,踐行“服務民生、傳承初心”的宗旨。
針對老年群體易受電信網絡詐騙侵害的問題,該團隊在永城鎮養老服務中心創新推出“情景劇+普法”沉浸式宣傳活動。師生們自編自演情景短劇,生動再現“虛假中獎”、“冒充公檢法”等典型詐騙套路。活動緊扣“認識詐騙-識別陷阱-防范措施-補救措施”四個關鍵環節,講演結合,深入淺出。現場互動環節,一位曾遭遇“保健品詐騙”的老人主動分享親身經歷,以“天上不會掉餡餅”的樸素道理警示鄰里。30余位參與活動的老人紛紛表示,情景劇形式直觀易懂,傳授的防范技巧非常實用。

(圖為團隊成員為老人們演繹情景劇)
紅色教育是本次活動的另一重要內容。服務團專程拜訪了96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羅邦華同志。羅老曾擔任原六十軍180師539團101連5班班長。他深情回憶起烽火歲月:“看著戰友在身邊倒下,心中充滿悲痛與恐懼,但想到身后是祖國和人民,我們一步也不能退!”當被問及對當代青年的期望時,羅老語重心長地強調:“和平建設時期同樣需要軍人般的堅韌意志,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始終保持團結奮斗的精神。”服務團成員們深受觸動,表示羅老的事跡讓他們深刻理解了“家國情懷”的厚重內涵與傳承意義。

(圖為團隊成員采訪羅邦華同志)
本次活動以“藝術化傳播”與“紅色精神傳承”雙線并進,成功實現了服務民生與思想教育的雙重目標。服務團通過情景劇形式有效打破了反詐知識傳播的壁壘,以老兵的親身經歷激發了青年的責任擔當,初步探索出“一次慰問+長效機制”的社會服務模式。未來團隊將持續推動社會服務向專業化、常態化方向發展,讓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與寶貴的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圖為團隊成員與羅邦華同志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