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美華)
為持續深入了解德慶貢柑的發展現狀,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貢獻力量,7月14日,佛山大學人文學院“薪火之隊”前往肇慶市德慶縣官圩鎮的貢柑種植區,開展了一場實地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旨在全面掌握德慶貢柑產業的實際情況,為后續助力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依據。

與前一次單純的果園調研不同,本次“薪火之隊”走進了廣東東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在德慶貢柑種植、加工與銷售領域的農業龍頭企業。公司副總經理梁盛光熱情接待了調研團隊,并詳細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據梁盛光介紹,公司由創始人陳樸先生憑借20多年深耕農業的豐富經驗創立,如今主要由其女,也是全國人大代表的陳慧及其負責管理。自2001年提出有機種植理念以來,公司始終堅守綠色發展之路,目前德慶貢柑種植面積達1070畝,年產量維持在兩三百萬斤左右。

隨后,梁盛光帶領隊員們參觀了生態共感種植園、柑橘分選包裝車間以及電商直播孵化培訓基地,這些環節涵蓋了德慶貢柑從種植到包裝再到銷售的各個方面。梁副總經理表示:“我們始終堅持綠色種植,使用有機肥料。”這一理念與隊員們上次調研的果園一致,充分體現了德慶貢柑天然綠色的種植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廣東東璞企業于2021年獲得了GlobalG.A.P認證,其鮮果成功出口到歐洲,2023年又通過跨境電商出口到迪拜。由于出口標準的嚴格要求,其包裝也進行了針對性改進。在銷售渠道方面,公司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其中以線下銷售為主。線上則通過國內電商平臺以及國際外貿跨境電商,借助視頻號、抖音等互聯網APP進行銷售。

在調研過程中,隊員們還了解到,為了充分挖掘德慶貢柑的價值,公司對不同品質的貢柑進行了分類利用。約兩成品質優良的貢柑會通過直播等方式進行銷售,三四成品質一般的用于批發,剩余部分則用來制作貢柑的衍生產品,如柑皮用于制作柑皮茶、康養產品,果肉制成果汁,果肉渣則作為有機肥循環利用。此外,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這種模式不僅有助于擴大公司規模、增加利潤,還為農戶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針對隊員們的提問,梁副總經理透露,政府對德慶貢柑農業給予了大力支持,公司也有發展“農文旅”融合項目的計劃,希望通過整合農業、文化和旅游資源,進一步提升產業附加值。

然而,德慶貢柑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依然面臨諸多困境。在銷售環節,盡管企業的貢柑品質優良,但市場上產品同質化嚴重,且定價參差不齊,影響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農文旅”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旅游業的開發程度較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技術方面,冷鏈建設不夠完善,限制了貢柑的出口范圍,難以滿足更廣泛的國際市場需求。

通過這次調研,“薪火之隊”深入了解了德慶貢柑在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和挑戰。佛山大學人文學院“薪火之隊”表示,將積極面對這些挑戰,通過撰寫詳細的調研報告,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同時,團隊還將盡最大努力宣傳德慶貢柑,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譽度,為肇慶市德慶縣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