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8日,創意與創新學院“創意五寨,美潤豐年”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學院副院長甘森忠帶領下前往山西省五寨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五寨縣特色農產品“甜糯玉米”轉型進行創意賦能。實踐期間,廈門大學黨委原副書記、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賴虹凱,校團委副書記鄭音,兼職副書記王少彬一行赴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親切慰問實踐隊師生。
校地座談:共謀發展藍圖 凝聚育人共識
11日上午,“創意五寨 美潤豐年”社會實踐動員儀式在五寨縣人民政府舉行。五寨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張春蘭及五寨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張春蘭回顧了近年來校地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代表五寨縣委、縣政府向遠道而來的廈大師生表示熱烈歡迎。相關部門詳細介紹了當地農業產業、生態資源和文化特色。賴虹凱在會議上強調,社會實踐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廈大學子要深入基層一線,在鄉村振興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將廈大“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精神轉化為服務鄉村的實際行動。甘森忠作為帶隊教師提出,青年學生要虛心學習、務實創新,將青春華章書寫在祖國大地上。張珂菡作為學生代表發言,表達了投身鄉村振興的堅定決心。
實地調研:深入田間地頭 探尋發展密碼
動員儀式后,實踐隊迅速投入火熱的工作當中。在硯城鎮周家村,實踐隊師生一起走進田間地頭,實地考察當地特色農作物種植情況,走訪農戶了解生產經營模式。在五寨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調研期間,師生們參觀現代化生產車間、智能化管理系統,學習了甜糯玉米加工產業鏈,深切體會科技創新如何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在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實踐隊員通過多媒體展示與實物觀摩,共同探討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路徑。牛氏博文醋廠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實踐隊圍繞非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創意青年:以專業賦能基層 用青春書寫擔當
實踐期間,創意與創新學院師生以設計專業為筆,在實踐中錨定理想坐標,用創意設計賦能基層需求。未來,實踐隊將以五寨代表性農產品為文化符號,構建“自然生態—經濟產業—人才反哺”敘事體系,通過設計賦能、美育浸潤、宣傳視頻拍攝及墻繪繪制等實現鄉村文化可視化,以“創意全鏈條賦能產業”凸顯青春價值,將專業所長轉化為服務國家戰略的實踐力量,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繪就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