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四嚴” 精神是保障石油行業安全高效發展的根基、干事創業的作風基石,更是跨越時代、值得傳承的精神財富,為行業進步與個人成長注入持久動力。為此,山東理工大學“Mg - Li”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于7月21日下午走進淄博市臨淄區具有深厚紅色石化傳統的勝辛社區,對初代石油工人曹金勝進行關懷訪問,聆聽其數十載石油戰線上的奮斗歷程,感悟“三老四嚴”精神。
一、青春獻石油:運輸線上的堅守者
在勝辛社區網格員唐鳳女士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走進初代石油工人曹金勝家中,向其進行關懷訪問。剛一落座,實踐團成員孫銘悅輕聲問道:“曹爺爺,您當年在石油行業擔任什么職務呢?” 曹金勝老人回憶道,他十七歲就投身國家石油建設,數十年職業生涯都奉獻給了石油運輸事業,曾擔任運輸大隊分隊長,主要負責開車運輸油品、拉運沙石等工作,直至 1995 年退休。這些看似平凡的任務,實為石油生產建設鏈條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為筑牢石油工業基礎提供了堅實的運輸支撐。
圖為孫銘悅采訪曹金勝爺爺 山東理工大學李穎能提供
二、堅守初心:風雨無阻的責任擔當
“干這行,就得聽領導話,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曹金勝在談及工作態度時反復強調。石油運輸不僅關乎生產保障,更直接維系著安全這條生命線。他回憶道,即使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如大雨滂沱、道路泥濘導致視線模糊、行車艱難時,他依然憑借高度的責任感、過硬的技術和“必須送到”的堅定信念,緊握方向盤,確保油品安全準時抵達。這份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正是“苦干實干”石油精神最生動的注腳,令在場聆聽的實踐團成員深感敬佩。
圖為曹金勝爺爺回憶工作經歷 山東理工大學李穎能提供
三、極限奮戰:車輪上的“三老四嚴”精神
接著,曹金勝還向實踐團講述了當年為保障石油生產任務而高強度奮戰的經歷。在石油開發建設的攻堅時期,時間緊、任務重,他曾創下從東營到臨淄一天往返四趟的紀錄。漫長的運輸路途是對體力與意志力的巨大考驗,他以身體為舟、責任為帆,日夜兼程。這段經歷,正是石油人“三老四嚴”精神的真實寫照。實踐團成員深切體會到,正是無數像曹爺爺這樣的石油人,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車輪驅動發展,保障了石油生產的高效運轉。
圖為曹金勝爺爺為實踐團成員講解工作經歷 山東理工大學李穎能提供
四、寄語后輩,讓石油精神薪火相傳
采訪尾聲,曹金勝將目光投向實踐團年輕學子,殷切寄語新一代。他呼吁年輕人要傳承老一輩石油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榮傳統,珍惜國家發展機遇和當下工作生活。“石油精神是幾代人拼搏的結晶,”曹金勝語重心長地表示,“‘三老四嚴’‘苦干實干’這些精神內核,不能在我們手里斷了代,得在新一代人身上延續閃光。”他期望年輕一代能穩穩接過精神火炬,在石油行業乃至國家建設的新征程中勇毅前行,讓石油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更加蓬勃的生機。
此次專訪,曹金勝以親身經歷向實踐團成員講述從青春投身到光榮退休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浸透著石油人的熱血與擔當。實踐團成員表示,他們將帶著從石油歲月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在未來的學習與實踐道路上砥礪奮進,續寫新時代篇章,讓歷久彌新的“三老四嚴”精神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曹金勝爺爺的合照 山東理工大學李穎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