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學子積極響應暑期"三下鄉"的社會實踐號召,"廬劇薪傳·徽聲致遠"實踐團奔赴合肥大劇院,觀看廬劇《東風破》;顒悠陂g,實踐團成員以多元行動踐行青春擔當,用實踐感知傳統脈搏。
圖為實踐團在合肥大劇院門前的合照。陶林 供圖
合肥大劇院內掌聲雷動,廬劇經典劇目《東風破》專場演出圓滿舉行。淮北師范大學“廬韻薪傳·徽聲致遠”實踐團全程參與活動,并在演出后對演員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傳統戲曲在年輕群體中的傳播現狀。
圖為實踐團成員對青年演員的采訪。陶林 供圖
圖為實踐團與相關負責人交流。朱天偉 供圖
《東風破》跌宕起伏的劇情和原汁原味的唱腔令觀眾沉醉。實踐團成員發現,現場超30%的觀眾為“90后”“00后”。團隊成員沈濤說:“許多年輕人是被新媒體平臺的戲曲片段吸引而來,這讓我們看到了傳統藝術‘破圈’的可能。”
圖為實踐團與該劇所有演員的合照。陶林 供圖
調研結束后,實踐團成員余同學說道:“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層面的發展,更需要文化傳承的支撐。廬劇這樣的地方戲曲,正是連接城鄉文化、增強鄉土認同的重要紐帶。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積極關注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參與文化下鄉、藝術普及等活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記者 朱天偉 通訊員 沈濤 陶林 余傳星 高碧瑤 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