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杜曉桐 劉允靜)7月20日,山東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馬深耕・情系鄉農”實踐團隊前往煙臺市棲霞市廟后鎮后許家村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體悟鄉村發展的蓬勃力量。
實踐團隊深入后許家村村史館,通過講解員的生動講解以及觀看珍貴史料和老物件來觸摸后許家村的歷史脈絡。隨著參觀的深入,團隊成員們不時交流著自己的感受。大家從最初對村莊歷史模糊的印象,逐漸變得清晰、立體,那些曾經只存在于文字描述中的歷史故事,通過史料和老物件的呈現,變得鮮活起來。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這次深入村史館的經歷,讓他們真正觸摸到了后許家村的歷史脈絡,對村莊的歷史故事有了更深沉、立體的認知,也更加理解了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精神傳承。
在后許家村壁畫街,一幅幅主題鮮明的壁畫吸引了帶隊老師及團隊成員的目光。據了解,這些壁畫以民俗風情與紅色脈絡為核心內容,通過明快的色彩和流暢的線條,將鄉村記憶與時代精神巧妙融合。其中,“二月二龍抬頭”廟會場景生動還原了當地傳統民俗,紅色主題壁畫則再現了革命時期軍民互助的歷史畫面,既展現了民俗文化的獨特韻味,又傳遞出深厚的紅色文化內涵。團隊成員邊走邊看,不時駐足交流,對壁畫所呈現的文化內容表示認可。
隨后,實踐團隊來到后鎮后許家村的特色瓦片畫制作工坊。在這里,傳統工藝與文化元素的融合體現得淋漓盡致。非遺傳承人及村民們以舊瓦片為載體,在上面繪制或雕刻出后許家村特色的文化符號,每一筆、每一劃都彰顯著匠心。團隊成員在現場觀看了瓦片畫的制作過程,部分成員還在傳承人的指導下嘗試參與制作,沉浸式體驗了瓦片畫這一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
實踐團隊負責人表示,此次參觀活動讓團隊成員直觀感受到了后許家村在文化傳承與發展方面的成果。壁畫街和瓦片畫不僅是鄉村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非遺傳承與鄉村文化振興相結合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