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教育部、團中央關于"青年學子深入基層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青春逐夢赴崔店,星火筑夢耀馬頭”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2025年7月赴六安市開展為期四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團隊圍繞鄉村振興、支教幫扶、紅色文化傳承和非遺文化保護四大主題,以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到達崔店村 彭佳蕾攝
一、科技賦能產業助力農業現代化
實踐團隊深入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聚焦"產業興旺"這一鄉村振興的重點,實地調研合肥工業大學定點幫扶村——六安市金安區馬頭鎮崔店村。團隊重點考察了"皖香潤"生態大米產業、晶鑫葡萄產業園和龍輝鉛筆廠等特色產業項目,深入了解高?萍假x能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
圖為崔店村書記介紹“皖香潤”牌生態大米 彭佳蕾攝

圖為晶鑫葡萄產業園內部場景 彭佳蕾攝

圖為“安徽省就業扶貧基地”龍輝鉛筆廠 彭佳蕾攝
在晶鑫葡萄產業園,團隊見證了現代農業科技的應用成果。該園區采用電腦控制的自動化灌溉系統,實現了精準農業管理。“皖香潤”生態大米企業采用工業無人機,通過多光譜傳感器識別作物健康狀態與土壤墑情,實現精準施肥。龍輝鉛筆廠今年引入的AI鉛筆影像檢測系統,將選筆環節人力需求從6人降至3人,生產效率提升50%。這些創新實踐正是落實《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的生動體現。
圖為晶鑫葡萄園負責人介紹自動灌溉系統 彭佳蕾攝

圖為“皖香潤”大米生產企業負責人介紹工業無人機 彭佳蕾攝

圖為龍輝鉛筆廠員工介紹AI鉛筆影像檢測系統工作原理 彭佳蕾攝
通過實地調研,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科技是鄉村振興的第一生產力。團隊負責人表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要將專業知識與鄉村發展需求相結合,為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二、教育扶智扶志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團隊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扶貧"政策號召,針對崔店村兒童教育需求,精心設計了系列支教活動。通過趣味英語教學、"鄉村振興小課堂"等形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拓展他們的視野。
針對孩子們英語基礎薄弱的情況,隊員們精心設計互動教學環節,通過趣味游戲、情景對話等方式激發學習興趣。“以前覺得英語難,但今天的大哥哥大姐姐教得很有趣!”一位參與課堂的小朋友說道。在"鄉村振興小課堂"上,團隊成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鄉村振興戰略,引導孩子們思考家鄉的未來發展。課上,孩子們積極發言,用語言描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圖為團隊成員開展支教活動 彭佳蕾攝

圖為開展“鄉村振興”主題課堂教學 彭佳蕾攝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團隊指導老師說道:"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傳授知識,更要在孩子們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激勵他們用知識改變命運,將來建設家鄉。"
三、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
團隊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赴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開展紅色研學活動。通過參觀"狂飆初起""抗日烽火""紅旗飄揚"等主題展區,重溫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光輝歷史,感悟大別山精神的時代價值。
圖為團隊成員在大別山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 彭佳蕾攝

圖為團隊成員在大別山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 彭佳蕾攝
在崔店村,團隊還開展了"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主題宣講活動。通過講述王淦昌、郭永懷等科學家的感人事跡,組織火箭手工制作等形式,讓紅色精神與科學夢想在鄉村沃土上生根發芽。
圖為開展“兩彈一星”宣講 彭佳蕾攝

圖為團隊成員指導小朋友制作小火箭 彭佳蕾攝
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團隊成員們始終堅定要帶頭傳承紅色基因的決心。"我們要把革命先輩的精神財富轉化為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動力,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書寫青春華章。"
四、保護文化遺產激活傳統技藝
團隊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論述,專程拜訪六安市非遺文化傳承人徐圣年,在其翁墩剪紙工作室進行實地學習。通過深入了解剪紙技藝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探索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路徑。
圖為翁墩剪紙傳承人徐圣年講解作品“見義勇為” 彭佳蕾攝

圖為團隊成員展示剪紙作品 彭佳蕾攝
在崔店村,團隊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組織開展非遺文化手工課,帶領孩子們體驗剪紙藝術魅力。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在孩子們手中變幻出各種生動圖案,傳統文化的種子在他們心中悄然生根。

圖為團隊成員指導小朋友剪紙 彭佳蕾攝

圖為小朋友正在剪紙 彭佳蕾攝
非遺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資源。翁墩剪紙傳承人徐老師說:"我們要創新方式方法,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機,既保護文化遺產,又為鄉村發展注入文化動能。"
四天的實踐活動,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用腳步丈量鄉村土地,用智慧助力鄉村振興。從產業調研到教育幫扶,從紅色文化傳承到非遺技藝推廣,團隊成員在實踐中深化了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增強了服務"三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圖為團隊成員實地調研水稻種植流程 彭佳蕾攝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青年一代重任在肩。合肥工業大學學子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青春融入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