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尋信仰之光,觸摸歷史脈絡,承德醫學院 “三下鄉” 邯鄲實踐分隊近日踏上邯鄲熱土,在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的莊嚴肅穆與邯鄲博物館的千年積淀中,開啟了一段融合紅色精神洗禮與古城文化尋根的雙重旅程。

(圖1為合影 許相宇攝)
陵園追思:松柏常青映丹心
踏入晉冀魯豫烈士陵園,隊員們步履沉緩,心懷崇敬。巍峨的烈士紀念塔下,陳列館內泛黃的史料無聲訴說著崢嶸歲月。講解員的講述,將時光拉回烽火連天的年代:晉冀魯豫邊區軍民同仇敵愾、血染山河的壯烈圖景逐步展開 —— 從狼牙山五壯士的縱身一躍,到無數無名英雄默默支撐前線的事跡,那些被血色浸染的歷史篇章,不再是遙遠的記載,而是直抵心靈的震撼,讓隊員們真切感知到革命勝利背后那山岳般沉重的犧牲。在蒼松翠柏環繞的烈士紀念碑前,分隊成員肅穆而立,緊握右拳,誓言鏗鏘,承諾將先烈精神內化于心,肩負起新時代青年繼往開來的神圣使命。

(圖2 許相宇攝) (圖3 許相宇攝)
博物館尋古:千年文脈訴風華
帶著歷史的回響,隊員們走進邯鄲博物館這座 “國家一級博物館” 的文化殿堂。這里珍藏的不僅是文物,更是邯鄲數千年延續的文明脈絡。步入 “趙文化” 展廳,戰國青銅器上的斑駁紋飾、溫潤玉器里的精巧匠心、古樸陶器承載的生活印記,將眾人帶回那個金戈鐵馬、百家爭鳴的時代。透過展柜的玻璃,趙國的軍事狀況、技藝水平與市井風貌仿佛近在眼前。而在 “磁州窯” 展區,一件件白地黑花、色彩鮮明的瓷器,宛如凝固的詩篇,展現著古代匠人爐火純青的智慧與審美。泥土在烈火中涅槃而成的藝術瑰寶,讓隊員們深切認識到邯鄲作為 “北方瓷都” 所具有的、穿越時空的獨特魅力。

(圖4 許相宇攝) (圖5 許相宇攝)
薪火相傳:青春腳步丈量使命
實踐歸來,隊員們心緒難平。歷史的厚重與先烈的榮光,文化的璀璨與匠心的堅守,交織成深刻的感悟。在歸途的交流中,青年們紛紛表示,此行不僅是在烈士長眠之地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淬煉,更是在文化源頭處獲得了一份深沉的認同與自豪。分隊隊長明確表示,未來將持續以 “三下鄉” 為紐帶,帶領更多青年學子深入地方歷史文化的沃土,在行走與實踐中汲取養分,在服務與奉獻中錘煉擔當,讓 “紅醫薪火” 照亮青春征途,讓 “杏苑丹心” 在時代脈動中生生不息。

(圖6 許相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