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南京財經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踏上了前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舍利街太平村的征程。該團隊以“一村一品”為重要視角,聚焦當地極具特色的黏玉米產業,展開了一場深入細致的調研活動,旨在探尋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相應對策,為助力太平村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圖為“一村一品”調研隊合影
太平村黏玉米產業:村民的希望與發展瓶頸
太平村的黏玉米產業作為當地“一村一品”的典型代表,憑借其獨特的口感和優良的品質,在當地小有名氣,也承載著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制約了其進一步壯大。
圖為黏玉米地 白佳怡供圖
深入調研:團隊探訪產業各環節
南京財經大學“三下鄉”實踐團隊抵達太平村后,迅速投入到調研工作中。團隊成員們秉持著嚴謹、務實的態度,深入田間地頭,與當地的種植戶進行面對面交流。他們詳細詢問了黏玉米的種植品種、種植技術、生長周期、產量以及銷售渠道等情況。在交流過程中,種植戶們向團隊成員們傾訴了他們在種植和銷售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比如部分種植戶缺乏先進的種植技術,導致黏玉米的產量和品質不穩定;銷售渠道相對單一,主要依賴本地市場,難以將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且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影響了他們的收入。
除了與種植戶交流,團隊成員們還走訪了當地的黏玉米加工企業和合作社。在加工企業,他們了解了黏玉米的加工工藝、加工規模、產品種類以及市場銷售情況。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在加工技術上還有待提升,產品附加值不高,且品牌影響力不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在合作社,團隊成員們與合作社負責人就黏玉米的統一采購、統一銷售、技術培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發現合作社在組織管理、資源整合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圖為玉米加工車間 哈爾濱特色小糯玉米 供圖
精準獻策:為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針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南京財經大學“三下鄉”實踐團隊進行了集中研討,并結合所學專業知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在種植環節,團隊建議加強與農業科研機構的合作,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優良品種,定期組織種植戶參加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種植水平,以穩定黏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在銷售環節,團隊提出要拓展銷售渠道,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線上銷售業務,同時積極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提高太平村黏玉米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在加工環節,團隊建議加大對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引進先進的加工設 備和技術,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的黏玉米產品,如黏玉米罐頭、黏玉米淀粉等。此外,團隊還建議加強合作社的建設,提高合作社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充分發揮合作社在連接種植戶和市場之間的橋梁作用。
圖為加工廠高溫滅菌爐 哈爾濱特色小糯玉米 供圖
實踐出真知: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南京財經大學“三下鄉”實踐團隊的此次調研活動,不僅為太平村黏玉米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建議,也讓團隊成員們在實踐中深入了解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團隊成員們表示,他們將繼續關注太平村黏玉米產業的發展情況,盡己所能為產業的振興貢獻更多的青春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太平村的黏玉米產業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為當地的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文| 白佳怡 鐵拉里沙提 美合日努爾
圖|白佳怡 哈爾濱特色小糯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