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聞網南京7月31日電)(通訊員 張夢圓)2025年7月7日,南京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在南京市賽虹橋街道菊花里社區聯合舉辦的愛心暑托班正式開班。這是兩校繼2024年首次合作后的再度攜手,為雙職工家庭、留守兒童等群體的孩子提供暑期托管服務。此次升級的暑托班以“健全孩童身心發展”為核心,融合航空科普、剪紙藝術等特色課程,為轄區內兒童提供一個更便捷有利的環境氛圍,用高校擔當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晴朗的暑期天空。

(圖為暑托班小朋友積極參與花式剪紙 張夢圓攝)
再度合作,續寫愛心篇章
去年暑期,面對社區雙職工家庭孩子“看護難”的問題,南京財經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賽虹橋街道負責人的牽線搭橋下,首次聯合開辦愛心暑托班。當時,兩校選派了優秀的志愿者,為孩子們帶來了一系列精彩課程,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稱贊。基于去年的成功經驗和良好反響,今年兩校決定再度合作,進一步優化暑托班的課程與服務,為孩子們打造更優質的暑期學習與成長環境。
為了讓今年的暑托班更貼合孩子們的需求,南財和南航的志愿者團隊就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方式,廣泛收集家長和孩子們的意見建議。根據調研結果,兩校精心策劃了課程體系,確定了以科普教育、傳統文化體驗、增強安全意識為核心的課程框架,力求讓孩子們在知識學習、興趣培養和心理成長等方面都能有所收獲。
多元課程,助力全面發展
南航發揮理工科優勢,向孩子們講解各種物理原理。探秘機器人,志愿者用趣味實驗展示機器人運動原理;在“巧探杠桿奧秘”課程中,用生活場景引入杠桿原理,借助小木棍、砝碼等道具,讓孩子親手實驗,明白“四兩撥千斤”的科學邏輯,將物理知識變得可感可知。鼓勵孩子大膽嘗試,在“做中學”里點燃創新火花。在“小小建筑師”環節,孩子們學習基礎的結構工程知識,使用積木和模型材料構建橋梁和塔樓,體驗建筑的穩定性和美學。通過“小小發明家”工作坊,孩子們在導師的指導下,利用回收材料制作簡易機械裝置,如風車、水輪機等,從而理解能量轉換和機械運動。這些活動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還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圖為南財南航志愿者與暑托班小朋友的合照 張夢圓攝)
向孩子們講解剪紙等傳統文化體驗課程是暑托班的一大亮點。南財的志愿者們首先向孩子們介紹剪紙藝術的歷史和文化內涵,然后手把手教他們進行折紙、剪紙。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不少孩子對于剪紙很熟悉,大部分進行簡單指導就可以剪出一幅幅漂亮的圖片。孩子們通過觸摸文化傳承、感受非遺魅力,在動手實踐中不斷加深文化認同。
通過這樣的互動體驗,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剪紙的基本技巧,還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在剪紙的過程中,一步一步的操作讓孩子們學會了耐心和細致,通過展示自己的作品,孩子們獲得了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暑托班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還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平臺。
安全成長,筑牢防護底線
在進行法律安全科普時,志愿者用動畫、情景劇,講解交通安全、防拐防騙等知識,開展“安全知識大闖關”,讓孩子在趣味互動中掌握自護技能;“火山噴發小實驗”借科學模擬,傳遞自然災害避險常識,提升應急認知。安全課程為孩子暑期生活筑牢防護網。
雙向奔赴,共繪成長圖景
本次暑托班的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包括基礎學科輔導、興趣小組活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通過學校與社區雙向聯動的合作模式,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安全、有趣的學習環境,也為大學生們提供了實踐教學和社區服務的機會,實現了雙贏。暑托班的舉辦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家長們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解決了他們暑期無人看管孩子的難題,還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未來,兩校計劃將這一模式推廣至更多社區,為更多家庭提供幫助。
在賽虹橋街道的夏日陽光里,南財與南航的二次攜手,不僅是一次托管服務的延續,更是校社協同育人模式的深耕。從初遇時的“嘗試”,到再聚首的“深耕”,這場關于“持續陪伴”的教育奔赴,正向著更深遠的未來延伸,為孩童成長、社區治理、高校育人寫下生動注腳,期待在年復一年的合作中,結出更豐碩的育人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