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藍圖,國家高度重視數字化建設與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同時,2025年3月教育部召開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2025年部署會,以“人工智能與教育變革”為主題推動相關工作,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強國建設,牢記服務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強化數據和倫理安全,確保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符合道德規范。中小學生是教育事業發展進程中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教育前進道路上肩負使命的新一代,他們的AI素養亟需得到正確地引導和提升。在此背景下,西北大學“數智啟教,AI有道”——中學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實踐隊與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府東社區于2025年7月11日至7月16日,攜手舉辦了為期六天的AI素養提升小組實踐活動。
第一期活動:AI初相遇
這次活動建立了中小學生AI實踐小組,協助組員相互認識,提升組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形成輕松愉悅的氛圍,并制定了小組規范,通過共繪“AI樹”,組員表達了他們對AI工具的看法。組員們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認識呈現出多元的特點,既認為人工智能工具快捷便利,可以輔助解題,但同時又存在造假和執行不準確等缺點。
(圖為圖為實踐隊員向學生講解第一次活動)
第二期活動:AI鏡像屋
本次活動進行了“AI拍賣會”的小游戲,實踐小組的組員們通過分發給每組的游戲幣來對一些AI的特征進行拍賣,以拍賣這種充滿樂趣的過程來體現組員們對于不同AI特征重要性的認識,并且調動了組員的積極性,在接下來的AI實操環節積極地參與其中,充分了解了AI的操作過程,一些組員表達了自己的體會與感悟。
(圖為“AI拍賣會”活動現場)
第三期活動:AI工具庫
這次活動,在前兩期活動分組的基礎上繼續進行了AI的基本概念和技術原理的科普,繼續深入解析生成式AI的運作邏輯,AI通過海量標注數據學習特征,建立模型后依據概率組合生成結果。同時,結合“AI作畫造假”、“數不清字母r”和“造假新聞生成”等案例,組員們深刻地體會到數據錯誤會導致AI生成誤導性信息,認識到驗證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最后,通過對比實驗,實踐小組各個組員不僅認識到AI“概率生成”的核心特質及其對數據的依賴,更重要的是初步樹立了在擁抱新技術的同時,還要保持理性思辨,善用工具而不盲從的科技素養。
(圖為實踐隊員講解AI技術原理)
第四期活動:AI實戰演練
在AI知識競賽中,小組成員回顧了前期課程內容,又融入了與AI對話輔助答題的形式,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同學們對AI知識的理解。隨后,“與AI對話”環節讓各小組派代表進行角色扮演或模擬聊天場景,先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模擬對話,再與情感機器人展開互動,旨在對比人與AI在情感交流的不同,讓同學們理解AI在表達和理解人類情緒方面的特點與不足。
(圖為實踐隊員引導學生小組開展對話活動)
第五期活動:AI明燈坊
這次活動在前幾期活動的基礎上,聚焦AI應用的倫理邊界與人文價值,老師巧妙運用“電車難題”和“醫院難題”等經典案例,結合貼近學生生活的場景,深入淺出地引導組員辨析功利主義、義務論和美德倫理學三種倫理觀的異同。再通過趣味游戲和詩歌創作實踐,引導組員思考如何負責任地、有“美德”地運用AI技術。
(圖為實踐隊員向學生小組講解倫理學知識)
(圖為學生小組成員嘗試與AI共創詩歌作品)
第六期活動:AI成長紀
學生組員共同回顧第一天的“AI樹”,老師引導孩子們發表自己五天學習和活動的感受,大家紛紛表示自己學會了AI的基本原理和分類,在此基礎上熟練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且學會如何正確地、有規范意識地使用AI。最后,老師們頒給組員獎狀并贈與小獎品,鼓勵孩子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以夢為馬,以AI為鞍,將在活動中所學的知識應用于以后的成長中。
(圖為實踐隊員為學生小組成員頒獎)
此次系列活動為中小學生提供了系統了解AI的機會,助力他們掌握AI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倫理規范。活動的開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AI素養,引導他們理性看待和使用人工智能,也讓他們在實踐中培養了思辨能力,為其在未來學習生活中合理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奠定了良好基礎。
(圖為實踐隊員與學生小組合影)
數智啟教潤心田,AI有道引航船,青春實踐傳薪火,素養培育志更堅。通過本次AI素養提升實踐活動,西北大學“數智啟教,AI有道”——中學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實踐隊與韋曲街道府東社區攜手,讓中小學生系統認知AI技術,明晰其原理與局限,樹立理性思辨與倫理意識。實踐隊伍盼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持續助力城鄉青少年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素養,引導其善用技術、堅守正道,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筑牢根基,為教育數字化與強國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所屬學校:西北大學
隊伍名稱:“數智啟教,AI有道”——中學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實踐隊
所屬院系:哲學學院
負責人姓名:劉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