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工匠精神,鼓勵和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將個人小我融入國家大我,激勵青年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扎實推進“訪企拓崗”,學院實踐團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開展“探訪大國工程,鍛造行業匠心”主題型社會實踐,通過實地考察與訪談交流,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技能,深化校企合作,號召學生積極投身重大工程建設,實現以技能成才、以技能報國,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2025年7月1日至7月6日,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赴深圳社會實踐團在學院團委2名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前往深圳,與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建鋼構智研院、中國建筑國際集團、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八局南方公司、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等重點單位交流學習,在大國工程一線感悟科技力量,在對話行業前輩中傳承匠心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01探訪科技引領的建筑升級,感受行業前沿的獨特創新
深圳實踐團此次走訪了多家建筑行業的領軍企業,深入了解了它們在科技創新和建筑產業升級方面的前沿探索。中建科工集團在其深圳灣文化廣場項目中應用了BIM、數字化建造與深化設計等技術,使項目在復雜的鋼結構造型和綠色建造技術上取得了突破。通過精準的構件拼接和施工管理,提升了項目的整體效率。特別是深圳灣項目的異形結構施工、鋼結構施工等技術難點的攻克,展現了中建科工在建筑科技領域的深厚積淀。
深圳實踐團在各企業、研究所學習交流
同時,中建鋼構智能建造研究院的“靈犀魔方”智能制造系統,展示了從“數字設計—智能生產—精準裝配”的全產業鏈協同模式,帶領實踐團成員感受了建筑工業化的未來走向。中廣核集團以科技創新為己任,在中科華核電技術研究院等多個研發平臺中加大投入,致力于核電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創新。公司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已在多個項目中應用,標志著中國在核電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中國建筑國際集團則通過其在MiC模塊化建筑技術的應用,展示了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實現模塊化、標準化及工業化生產,極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與質量,為行業的未來發展嶄新的道路前景。中建八局南方公司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承建了包括重大民生工程、超高層地標建筑和醫療設施在內的一批重點項目。公司廣泛采用BIM技術、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化建造管理平臺,在提高建造效率的同時,實現了項目全過程可視化、標準化與高質量交付。
02對話行業翹楚與人力精英,探索企業戰略與人才培養
在座談環節中,深圳實踐團成員與多位企業高層及行業精英進行了深入交流,收獲了關于行業發展與個人職業發展的寶貴經驗。中建科工人力資源部資深經理魏夢瀟強調,建筑行業正在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學生需要主動學習跨學科知識,培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保持與社會發展的同步。中廣核集團人力資源部韓森經理說到,當前建筑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日益多元,學生在校期間應注重專業基礎的扎實掌握,同時積極拓展軟技能,尤其是溝通表達、團隊協作與項目管理能力。中建海龍總經理趙寶軍在訪談中談到,作為致力于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建造的行業先鋒,中建海龍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積極推動建筑工業化和數字化轉型。他鼓勵青年學子勇于投身科技創新的浪潮中,主動參與新技術的學習與實踐,拓寬技術視野,不斷提升在智能建筑時代背景下的競爭力。中建八局南方公司人力資源部吳濤經理強調,建筑行業正處于加速融合發展的階段,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中建八局深圳國際交流中心項目總工李鵬舉表示,學生階段是打牢理論基礎的關鍵時期,專業課程的學習不能浮于表面,基礎知識是未來應對工程實際問題的“工具箱”,而持續學習與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的能力,則是走得更遠、更穩的關鍵。
深圳實踐團與各企業精英學習交流
03訪談大國工匠與優秀校友、學習工程實際與就業經驗
在采訪環節中,建工學院優秀校友、中建科工科技部副總經理的余佳亮博士語重心長地建議,建工學子應時刻關注行業動態,緊跟社會發展節奏,主動拓展跨專業知識體系,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他強調,面對建筑行業日益復雜的工程挑戰,唯有在實際項目中不斷實踐、不斷磨煉,才能真正培養出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步入職場打下堅實基礎。中廣核集團的周志剛學長則提到,隨著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跨學科的知識儲備和持續學習能力將是未來建筑行業人才的核心競爭力。中國建筑國際的曾維來與張晉也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分享了在工作中的實際經驗,尤其是在跨文化、國際化環境中如何提升自我、克服挑戰。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的優秀校友、中建海龍總工程師王瓊則以自身成長經歷為例,提醒在場的學弟學妹們要注重經驗積累,保持持續學習的態度,不能止步于課堂知識。中建八局深圳國際交流中心項目負責人屈鵬強調,建筑行業在經歷轉型與發展的關鍵階段,青年學生更應保持謙遜的學習態度,努力將學科知識和工程實際結合起來。
深圳實踐團與大國工匠、優秀校友訪談
04走進未來之城藍圖,觸摸深圳發展脈動
在此次實踐調研中,深圳實踐團來到深圳城市規劃館考察學習,深入了解這座“改革開放窗口城市”的發展歷程與未來藍圖。作為全國首批城市規劃展示館之一,深圳城市規劃館是深圳展示城市規劃成果、宣傳城市建設理念的重要平臺,也是一扇面向公眾開放的“城市之窗”。通過多媒體互動展覽、三維數字沙盤及沉浸式體驗空間,實踐團成員們全方位了解了深圳從邊陲小鎮到現代化國際都市的跨越式發展軌跡。館內展示了深圳“多中心、組團式”城市空間格局、“雙區驅動”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與先行示范區),以及在生態文明建設、軌道交通布局、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前瞻規劃。尤其是在“未來城市”展區,通過數字孿生、低碳城市、AI治理等前沿概念,描繪了城市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發展圖景,令人深受啟發。此次參觀不僅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城市空間與技術、生態、人文之間的融合理念,也增強了大家對于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智慧建造等專業方向的理解與認同。同學們紛紛表示,深圳作為中國城市化的典范,其發展路徑背后離不開前瞻的規劃思維與持續的技術創新,而這也為青年建筑學子提供了明確的努力方向和廣闊的職業想象空間。
深圳實踐團在深圳城市規劃館學習
文案|朱衍光
攝影|何哲慧 徐楠 陳杰 劉辰瑞 齊睿典 趙書捷 馬杜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