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安徽省涇縣黃村中學的教室里,山東大學涇帆啟夢支教隊的張曼玉老師,以“杯舞傳韻,童聲潤心”為主題,為孩子們帶來《稻香》阿卡貝拉杯子舞課,開啟了一場特別的音樂之旅。
(攝影:胡桂涵)
課程開始時,張曼玉手持塑料杯展示平凡物件中蘊含的音樂魔力,“這些杯子能變成樂器,和我們一起演繹《稻香》。”考慮到學生基礎,張老師特意對原曲進行了改編,在保留治愈感的同時簡化節奏,讓孩子們能輕松跟上節拍。
(攝影:胡桂涵)
在基礎節奏訓練中,張老師細致分解了杯子舞的動作:“右手握杯、輕磕桌面、換左手托底……”指尖在杯沿與桌面間靈活起落,“嗒、咔、唰”的碰撞聲如跳動的音符。孩子們專注模仿,教室里不時響起調整動作的細碎聲響。張老師在學生間來回走動,耐心糾正握杯姿勢和拍打節奏,溫和引導:“跟著歌詞韻律來,慢慢找感覺。”
在孩子們逐漸掌握“拍、拿、放”的基礎動作后,張老師笑著宣布:“現在我們要升級挑戰啦!”她根據學生的音域特點將學生分成一二聲部,“一聲部唱主旋律,二聲部加和聲,杯子節奏也要配合聲部特點稍作調整哦。”她先示范一聲部的明快節奏與主旋律的搭配,再展示二聲部的低沉和聲如何與稍緩的拍擊聲融合,耐心指導兩個聲部找到平衡。
待聲部配合漸入佳境,張老師播放起《稻香》伴奏:“讓杯子跟著音樂走!”她站在教室中央與孩子們同步揮動雙臂。起初偶有聲部搶拍,幾番磨合后愈發和諧。“不要哭讓螢火蟲帶著你逃跑,鄉間的歌謠永遠的依靠......塑料杯敲擊聲與層次感十足的歌聲交融,似在訴說童年與故鄉的美好,整個教室都沉浸在阿卡貝拉的世界里。
(攝影:胡桂涵)
這堂阿卡貝拉杯子舞課,以日常生活中的杯子為媒介,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協作的力量與音樂的奇妙,更在潛移默化中滋養著他們的心靈,讓鄉村的校園里回蕩起藝術的旋律。山東大學涇帆啟夢支教隊用這樣充滿創意的課程,為鄉村教育添上了一抹亮色,讓孩子們在歌聲與節奏中,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也讓這份對藝術的熱愛與向往,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珍貴的養分。
(山東大學涇帆啟夢支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