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諸城派古琴調研團隊奔赴山東青島,與青島市諸城派古琴協會各負責人展開了一場深度交流活動。諸城派古琴第六代傳人,青島市諸城派古琴協會主席、青島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高波,青島市諸城派古琴協會副主席劉雪梅、青島市諸城派古琴協會副主席翁永強、青島市諸城派古琴協會主席團委員李國玉、青島諸城派古琴協會主席團委員聶一、青島市諸城派古琴協會辦公室主任崔明霞、青島市諸城派古琴協會辦公室副主任溫泉、青島市諸城派古琴協會辦公室副主任衣文參與此次活動。雙方聚焦諸城派古琴的藝術特色、傳承困境以及創新發展等關鍵議題,深入探討并凝聚了傳統古琴藝術當代傳播的新思路與新方法。

交流伊始,高波主席以一曲《陽關三疊》驚艷開場。那古樸而醇厚的琴音在空氣中緩緩流淌,瞬間將千年前送別的意境生動地鋪陳開來。其音色兼具北方的剛勁與南方的細膩,完美詮釋了諸城派古琴“清越蒼勁、跌宕有致”的獨特藝術魅力,讓調研團隊成員仿佛置身于一場跨越時空的傳統藝術對話之中,沉浸感十足。
在談及諸城派古琴的傳承現狀時,高波主席坦誠地指出,當前諸城派古琴面臨著諸多現實挑戰,其中認知度有限、專業人才斷層等問題尤為突出。如何引導青年群體真正領略古琴之美,進而激發他們的興趣與熱愛,已然成為古琴傳承工作的核心課題。他結合自身多年習琴經歷,深情地分享道:“我自幼與音樂結緣,初見古琴便被其沉靜而內斂的氣質深深吸引。多年習琴讓我深刻體會到,古琴不僅僅是一件樂器,更是一種能夠涵養心性、陶冶情操的載體。”
關于諸城派古琴的藝術特色,高波主席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闡釋。他指出,諸城派古琴具有獨特的兼容特質,既承繼了北方琴派的雄渾大氣,又巧妙融合了南方琴韻的靈動飄逸。在《流水》《梅花三弄》等經典代表作中,山水自然的靈趣被展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而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高波主席更是有著清晰而明確的思路。他提出將全力推動古琴“下沉式傳播”,具體舉措包括進校園開設體驗課堂,讓古琴藝術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深入社區開展公益教學,將古琴的魅力傳遞給更多普通民眾;同時,積極聯動地方文旅資源,將古琴藝術打造成地域文化的鮮活符號,使其在當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活動中,一場別開生面的跨界融合表演成為了一大亮點。古琴與大提琴、小提琴、二胡共同組成了中西弦樂四重奏,傳統韻律與現代節奏在舞臺上激烈碰撞,既守住了古琴的渾厚底蘊,又迸發出全新的藝術張力,為調研團隊生動展現了古琴跨界發展的多元可能與廣闊前景。后續各負責人都進行了精彩的演奏,一場音樂雅集便在連綿不絕的古琴聲中鋪展開來。
交流活動接近尾聲時,調研團隊向高波主席贈送了一面錦旗,上面書寫著“高瞻引領諸琴路,德鑫潤澤眾人心”。這不僅是對高波主席多年來深耕古琴傳承事業的崇高敬意,也寄托了學界對古琴藝術持續傳承與發展的殷切期待。安徽師范大學的學子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學術調研為契機,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助力諸城派古琴的文獻整理與推廣傳播工作,讓這門古老而珍貴的藝術形式能夠傳得更廣、更遠,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跨地域的交流活動意義非凡,它不僅為諸城派古琴的傳承注入了高校的智慧與活力,更為傳統音樂文化與當代社會接軌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為非遺活態傳承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有益借鑒,也為未來更多類似的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奏響了古琴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