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礦區,學習不局限于課堂
7月7日,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在新疆特變電工將二礦開展露天礦生產系統專題學習活動。將二礦生產技術科董天雨工程師為實踐團師生詳細講解了現代化露天礦的生產工藝流程和技術要點。
在礦區觀景平臺,董天雨工程師通過現場實景教學的方式,系統介紹了露天礦"穿孔-爆破-采裝-運輸-排土"的完整生產鏈條。他重點講解了將二礦采用的數字化爆破設計系統和智能化調度平臺,并現場演示了如何通過三維建模優化開采方案。"現代露天礦開采已進入'毫米級'精準控制時代,"董天雨指著遠處的鉆機說道,"我們的智能化系統可以實現爆破孔位精度控制在±5厘米以內。"
實踐團成員跟隨董工程師深入采掘作業面,實地觀摩了電鏟裝車、礦卡運輸等作業流程。在調度中心,同學們還親身體驗了礦區生產指揮系統的操作界面,了解如何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課本上的流程圖變成了眼前轟鳴的機械設備,這種學習體驗太震撼了!"實踐團成員李同學在參觀筆記中寫道。
董天雨在總結時強調:"露天礦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地質、采礦、機電等多專業協同配合。希望同學們夯實專業基礎,未來為智慧礦山建設貢獻創新力量。"帶隊教師張教授表示,這種沉浸式的現場教學,讓學生們對現代化礦山生產有了更立體、更直觀的認識,有效促進了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的深度融合。
此次學習活動是實踐團在疆期間的重要實踐環節之一。團隊將把調研成果整理成案例分析報告,為相關課程教學提供鮮活素材,同時也為礦區優化生產流程提供青年學子的創新建議。
- 心肺復蘇,“手”護生命
- 6月23日上午,一場以“心肺復蘇,手護生命”為主題的醫學知識科普志愿活動,在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順利開展。本次活動由學校學生組成的
- 07-13 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