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企溯源,解碼產業推廣痛點
7月15日,青島農業大學植物醫學學院“蟲鳴”生態文明實踐服務團隊,在學院團委書記張琳老師的帶領下,首站走進山東旺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杜有辰經理的深度座談揭開了生物農藥產業的真實圖景。杜有辰經理以從業者視角剖析專業就業趨勢,對比傳統農藥與生物農藥的技術差異,直指當前生物農藥推廣的“卡脖子”難題——相較于化學農藥的“立竿見影”,生物農藥見效較慢,難以快速獲得農戶認可。這番務實分享為團隊后續推廣宣講提供了精準指引,讓實踐行動有了更清晰的落腳點。
從會議室到生產車間,團隊成員緊隨杜有辰經理的腳步,在機器轟鳴中直觀感受生物農藥從原料到成品的轉化過程。理論與實踐的碰撞,讓抽象的專業知識變得可觸可感,為實踐活動筑牢了認知根基。
進廠研學,點燃科研創新熱情
第二站的山東勝邦綠野化學有限公司之行,成為團隊認知升級的重要階梯。在人事部牛余連經理和生產車間王奇林主任的引導下,生物制品車間的精密提純、乳油車間的配方調制、水劑車間的均質工藝等場景依次展開,構成生物農藥生產的全景圖譜。生產車間王奇林主任以氨基寡糖素為樣本的工藝解析,讓成員們直觀理解“綠色防控”如何從實驗室走向田間。
生產車間王奇林主任關于“錨定生物農藥方向,堅守生態安全底線”的行業堅守,與優秀校友在崗位上的成長軌跡相互印證,勾勒出植保學子的職業坐標系。人事部牛余連經理“校企協同育人才”的表態,更讓團隊看到專業價值與產業需求的契合點,科研探索的熱情在實地研學中持續升溫。
院所問道,擘畫學科發展藍圖
山東省農藥科學研究院的座談桌上,思想交流碰撞出智慧火花。韓金濤副院長介紹的科研梯隊建設,江忠萍博士解讀的生物農藥研發現狀,為團隊打開了學科前沿的窗口。我院團委書記張琳老師與院所領導關于就業渠道的深度對接,將學生成長與行業需求緊密相連,現場答疑環節則為成員們掃清了專業認知的迷霧。
實驗室里,從育種的基因篩選到菌種培養室的微觀觀察,從田間試驗數據的精準分析到規模化生產的模擬推演,一系列高端設備構成完整科研鏈條。這不僅讓團隊成員觸摸到生物農藥研發的核心脈絡,更為學院新專業的宣傳注入鮮活素材,讓“生物農藥科學與工程”的學科價值在實踐中愈發清晰。
三站實踐串聯起從產業一線到科研高地的認知鏈條,“蟲鳴”團隊在行走中深化了對生物農藥產業的理解。從破解推廣難題到激發科研志向,從明晰就業路徑到感知學科前景,每一步探索都在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青春承諾。未來,團隊成員將帶著研學所得,在生物農藥推廣的田間地頭、在植保科研的探索之路上,以青春之力守護綠色農業,用專業擔當踐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理念,讓“蟲鳴”之聲回響在鄉村振興與生態保護的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