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少年志 青春展鋒芒
7月15日,安徽師范大學赴肥東為民學校愛心夏令營的志愿者們,把精彩的武術課程帶進課堂,這已是夏令營武術課開展的第十天。十天來,孩子們從在一招一式的練習中,開啟了一段兼具力量與文化的成長之旅。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承載著古人對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追求,其招式動靜結合、內外兼修,既能鍛煉體魄、錘煉意志,又蘊含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文化內涵,是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
課程伊始的展示環節,張浩南一套行云流水的太極扇表演落幕,孩子們眼中不再是最初的好奇,更多的是熟悉與向往。經過十天的相處,他們對這位既能示范剛勁招式、又會耐心講解的老師早已十分親近。他沒有急于推進新內容,而是帶著大家重溫“站樁靜心” 的練習。“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屈,雙手環抱于胸前,想象懷抱一顆圓球。”他輕聲引導,相較于第一天的生澀,此刻孩子們的站姿已沉穩許多,“武術的精進,就藏在日復一日的堅持里,沉下心才能走得更遠。” 原本喧鬧的教室很快沉靜下來,連呼吸都變得均勻有序。
隨著教學推進,孩子們開始復習并鞏固基礎的長拳套路。在“哈!嘿!”的呼喝聲中,他們的動作已少了最初的僵硬,胳膊伸直得更挺拔,步子邁開得更穩健,努力把每個動作的細節做到位。十天前出拳歪歪扭扭的孩子,如今能打出有力的沖拳;曾經踢腿站不穩的孩子,現在也能穩穩地完成彈腿動作,沒人再輕易說放棄。張浩南逐一分組指導,糾正他們的發力方式:“出拳要從腰帶動,像鞭子甩出去才有力;踢腿時支撐腿要穩,就像大樹扎在土里。” 陽光下,孩子們反復練習著弓步、沖拳、彈腿,衣衫被汗水浸濕,卻依舊眼神明亮。當能完整流暢地打出整套簡易套路時,他們相互擊掌歡呼,小小的身軀里透著滿滿的成就感,這份喜悅比第一次完成時更加深厚。
騰挪閃轉,氣宇軒昂!當最后一個動作定型,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與汗水交相輝映。這十天的武術課,不僅讓他們的武術技能日漸熟練,更在一招一式中深化了對堅持的理解,在動靜之間領悟了專注的意義。看著孩子們愈發挺拔的身姿,便能明白:那些融入招式的文化基因,正隨著日復一日的練習在他們心中深深扎根,讓青春在武道的持續淬煉中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