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至16日,長安大學“溯源三秦遺韻,賡續文脈薪火”暑期社會實踐隊在陜西省西安、咸陽兩地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深度文化調研活動。實踐隊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先后走訪了西安城墻、陜西歷史博物館、大唐西市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咸陽博物館及咸陽古都遺址等重要歷史文化場所,通過系統性的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對陜西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現狀與文創產業發展進行了全方位調研。
圖為實踐隊員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開展調研工作
在西安城墻的調研過程中,實踐隊沿城墻騎行調研,重點記錄沿線文創店鋪分布及產品類型。隊員們通過走訪沿線商鋪,與經營者進行深入交流,了解到當前城墻文創產品開發的基本情況。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實踐隊系統參觀了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重點觀摩了反映唐代社會生活的各類文物。博物館工作人員向隊員們介紹了館藏文物的保護現狀和文創開發思路,這些專業講解為實踐隊后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
大唐西市博物館的調研活動讓實踐隊對絲綢之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通過參觀遺址保護區和專題展覽,隊員們了解到唐代商業貿易的繁榮景象。在與博物館工作人員的交流中,實踐隊重點關注了中小型博物館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的經驗和挑戰。這些第一手的行業信息,為實踐隊理解當前文創產業發展現狀提供了寶貴資料。
圖為實踐成員對大唐西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進行訪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調研活動最為系統和深入。實踐隊首先依次系統考察了兵馬俑三個坑洞的陶俑陣列,特別關注了甲衣紋飾、發髻造型等細節特征以及不同陶俑姿勢的特點,通過專業講解,隊員們對兵馬俑的考古發現和保護工作有了全面了解。接著,實踐隊在商業區開展了線下問卷調查工作,重點考察了游客對文創產品的消費偏好與價格接受度,收集游客對文創產品的意見和建議。通過系統分析問卷數據,隊員們調研出不同消費群體的購買需求差異,了解到產品設計與市場預期之間存在的重要關聯。這些實地調研資料為后續的文創設計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調研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創產品
咸陽地區的調研活動為理解秦文化提供了獨特視角。在咸陽古都遺址,實踐隊重點考察了古渡遺址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咸陽博物館的參觀讓隊員們對秦代歷史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通過兩天的實地調研,實踐隊建立了對咸陽歷史文化的系統認知。
在為期七天的調研活動中,實踐隊始終保持嚴謹的學術態度,所有調研結論都建立在實地考察和可靠訪談的基礎上。隊員們白天進行實地考察和資料收集,晚上整理調研筆記,討論研究發現。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確保了調研成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圖為實踐隊全體成員合照
通過這次系統調研,實踐隊取得了豐碩成果,對陜西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現狀形成了全面認識。實踐隊基于詳實的一手資料,計劃重點打造融合AR技術、社交屬性的系列文創產品。調研報告從多維度提出了促進陜西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隊員們表示,將繼續深化研究,為推動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貢獻青春智慧,讓沉睡的文物真正“活”在當代人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