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凝同心·民族融情南疆行”民族團結實踐團三下鄉出征紀實
來源 | 新疆政法學院“鏡頭凝同心 民族融情南疆行”民族團結實踐服務團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疆政法學院"鏡頭凝同心 民族融情南疆行"民族團結實踐服務團于2025年7月4日至5日開展"三下鄉"首次出征活動。實踐團走進新疆屯墾歷史博物館與唐王城文化體驗中心,通過沉浸式研學、深度調研,在千年屯墾文化中汲取團結力量。
青春啟航:出征儀式點燃奉獻熱忱
7月4日上午,學校暑期"三下鄉"出征儀式隆重舉行。實踐團成員身著隊服列隊肅立,校領導動員講話強調:"南疆是鑄牢共同體意識的生動課堂,用鏡頭記錄團結故事。"成員們筆記本記下"安全第一"誓言。下午三下鄉啟程前,指導老師李勇、張鵬叮囑實踐團:“注意安全,攜帶防暑藥品,尊重習俗,學校是你們最堅實的后盾。”
(視頻1)
史海探源:博物館里的團結密碼
7月5日下午,實踐團來到新疆屯墾歷史博物館。在專業講解員引導下,成員們透過珍貴文物、生動圖片與逼真場景,了解從古代屯墾戍邊到兵團建設、三師發展的歷程,沉浸在兵團人奮斗故事
中。實踐團還為博物館拍攝宣傳片,記錄文物與歷史故事,為后期宣講做準備。同時,團隊還進行了簡單的采訪,詢問講解員和游客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識。通過采訪了解到,部分游客表示“看到這些實物后仿佛身臨其境,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識更加深刻”,這為團隊后期宣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及國家民族政策相關內容提供了重要參考。
圖 志愿者參觀
沉浸體驗:感受千年屯墾文化
實踐團來到唐王城千年屯墾文化體驗中心,參觀“屯墾戍邊保家園”“民族融合共復興”“粵疆齊心同發展”三大展廳,通過數字化展示等方式,沉浸式感受歷代軍民屯墾戍邊、建設家園的歷程,了解圖木舒克市千年屯墾歷史。實踐團還通過線下訪談、數據收集開展調研,探討如何引導鄉村群眾學習民族融合故事、宣傳民族政策等問題,初步了解屯墾文化的歷史價值、社會影響及創新發展路徑。

圖 兵團夫妻合照
實踐有感,共赴民族團結之約
活動結束后,成員們分享感受。負責人謝鵬說:“歷史文物和故事讓我明白要珍惜民族團結,重視宣傳其重要性。”成員馬欣宇表示:“了解屯墾歷史,感受到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力量,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此次活動讓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新疆屯墾歷史與文化,激發了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在后續“三下鄉”活動中,團隊將把所學所思轉化為行動,踐行民族團結理念,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青春力

圖 大合照
文字/張議尹 劉艷婷
拍攝/ 李昶雁 羅紅宇
剪輯/馬欣宇 周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