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7月5日,“紅巖火種·青渡三江”實踐團隊走進合川區南津街街道中南社區,開展“黨章精神在基層”主題實踐活動,通過采訪老黨員、聆聽紅色故事,感悟信仰力量,傳承紅色基因。
客廳里的黨史教育課
韓顯素奶奶有著豐富的基層群眾工作經驗,她分享到:“群眾工作要講究語言藝術,既要講透政策,又要融入感情。針對不同群體,要用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語言溝通,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當被問及國家發展壯大的原因時,胡朝英夫婦引用毛主席的名言勉勵青年:“世界歸根結底是屬于青年的。你們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國家的繁榮發展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接力賽,希望青年一代能夠接好歷史的接力棒,在新時代創造更好成績。”韓奶奶也深有感觸:“從解決溫飽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自行車王國'到高鐵網絡四通八達,這些巨大成就都得益于黨的堅強領導。”
做新時代的實干者與創新者
青年大學生要堅守“國家集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力戒形式主義,杜絕享樂思想,實干才是硬道理。當代大學生逢盛世,更要珍惜機遇,勇擔使命,要深學黨的理論,了解黨史國情,緊跟時代步伐,既要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增長才干;又要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在關鍵領域和“卡脖子”技術上攻堅克難。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社會調研、創新創業等活動,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際能力。
老黨員訪談活動活動不僅是一次紅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洗禮。未來,團隊將整理形成《老黨員口述史》微黨課,在高校和社區開展宣講,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同時,隊員們將以老黨員為榜樣,把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融入學習和生活,在志愿服務、基層實踐中錘煉本領,爭做新時代的“紅巖新青年”,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動能。
隊員感悟
在采訪完基層老黨員以后,我深受觸動。他歷經風雨卻始終堅守初心,用一生踐行黨的宗旨。他講述的涵洞搶險故事令人動容,他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黨員要像種子,扎根泥土才能生長。”作為大學生,我們常被多元化的選擇困擾,但他讓我明白,唯有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要,才能真正實現價值。他的故事激勵我在專業學習中深耕,在社會實踐中扎根基層,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未來,我將以他為榜樣,把青春熱血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紅巖火種·青渡三江”實踐團隊 張念
這次訪談基層黨員,讓我真切觸摸到“黨員”二字的厚重分量。已過古稀之年的黨員們,退休后仍堅持每天巡查社區,調解鄰里糾紛、監督環境整治,風霜染白的鬢角下,眼神依舊堅定。他們總說:“入黨時舉過的拳頭,一輩子都不能松。”從田間地頭到居民樓道,這些黨員用沾滿泥土的腳印丈量民情,以永不褪色的初心踐行誓言。他們的故事讓我明白,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不僅是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更是細水長流的默默堅守。這份跨越歲月的信仰傳承,為我們青年一代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紅巖火種·青渡三江”實踐團隊 譚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