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桂林理工大學“青山碧海・循跡八桂”社會實踐團奔赴柳州工業博物館和柳州軍事博物園,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一天的行程中,同學們在工業歷史的厚重與軍事裝備的威嚴中,感悟家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
清晨,同學們懷揣著崇敬之心踏入柳州這片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土地。柳州作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其工業發展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斗史詩。
在柳州工業博物館內,同學們仿佛穿越時空,見證了柳州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展廳里陳列著各種老式機床、礦石樣本以及珍貴的歷史照片。同學們在一臺有著幾十年歷史的紡織機前停下腳步,仔細觀察它的構造,認真聆聽蘇相丁老師講述當年工人階級艱苦奮斗的故事。這些展品不僅展示了柳州工業的輝煌成就,更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柳州工業的發展歷程讓我深受鼓舞,它體現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一位同學說道,“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傳承這種精神,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里努力拼搏,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社會實踐團成員參觀柳州工業博物館(槐思淇 攝)
告別柳州工業博物館,同學們第二站來到了柳州軍事博物園。園內陳列著眾多退役的軍事裝備,從威嚴的坦克到高聳的導彈,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滄桑。當看到那架曾在藍天上捍衛祖國領空的戰斗機時,大家不禁駐足凝視,仿佛能聽到它在空中呼嘯而過的轟鳴聲。“這些軍事裝備不僅代表著國家的軍事實力,更承載著無數軍人的熱血與忠誠。”一位同學感慨道,“通過這次參觀,我深刻體會到和平的來之不易,也更加堅定了我們這一代人肩負的歷史責任。”
圖為柳州軍事博物園園內展品照片(吳明燕 攝)
一天的實踐活動雖然短暫,但同學們收獲滿滿。在柳州工業博物館,領略了工業文化的魅力,激發了對科技創新的興趣;在柳州軍事博物園,感受到了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大,增強了國防意識。“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們走出校園,深入社會,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蘇相丁老師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同學們更加了解國家的歷史與現狀,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活動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次社會實踐不僅是一次知識的積累,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他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柳州工業博物館與柳州軍事博物園之行,為“青山碧海·循跡八桂”社會實踐團的“三下鄉”之旅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片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土地上,他們收獲了知識,感悟了精神,也堅定了前行的方向。未來,他們將繼續在實踐中成長,在奮斗中書寫青春華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