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充分發揮青年學子在基層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童行六藝,鄉伴青禾”團隊于2025年7月11日赴自貢市富順縣趙化鎮開展為期七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教育幫扶+非遺調研”為主線,通過愛心支教、非遺調研、紅色教育等多元形式,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用科學知識點亮兒童夢想。

實踐期間,團隊深入走訪古鎮核心區域,先后參觀了劉光第紀念館、牌匾陳列館、劉光第故居等歷史場館,通過實物展陳與講解,深入了解趙化鎮作為千年古鎮的文化底蘊,觸摸趙化古鎮的歷史脈絡。并用鏡頭定格古鎮的歷史風貌與人文精髓,精心制作宣傳短片并投放至各大網絡平臺,讓塵封的趙化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與獨特的魅力。

此外,志愿者們充分結合專業知識與趙化“六藝”非遺技藝,圍繞“一對一”課業輔導、趣味科學實驗、心理健康課堂、非遺手工體驗等豐富課程,為當地留守兒童帶來一場場寓教于樂的知識盛宴。這些課程不僅拓展了孩子們的科學視野,增強了實踐能力,更在潛移默化中推動了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傳播,真正實現了教育性與趣味性的有機融合。五年級的陳同學說:“在學校里沒有接觸過這么多有趣的課程,現在有哥哥姐姐們來讓我們的假期變得更生動有趣了”。

此次實踐活動是青年學子踐行“鄉村振興,青年先行”理念的生動實踐。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童行六藝,鄉伴青禾”實踐團隊通過教育幫扶為鄉村培育后備人才,又借助非遺調研為傳統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實現了“人才振興”與“文化振興”的雙向賦能。未來,團隊將繼續扎根鄉村、服務基層,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持續貢獻力量,讓鄉村振興的藍圖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中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