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財經大學“審以明志·青力青為”團隊深入南京蘇鐵經濟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宣講紅色審計精神
2025年7月3日,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審以明志·青力青為”實踐團隊隊員們懷揣著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專業擔當的使命,走進了南京蘇鐵經濟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鐵公司”),成功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紅色審計精神賦能基層”的專題宣講活動。此次宣講不僅是高校學子將理論所學轉化為社會服務的生動實踐,更是一次將寶貴的歷史財富與當代企業治理需求深度對接的有益嘗試,為蘇鐵公司帶來了一場融合歷史深度、專業精度與時代價值的審計精神洗禮,引發了企業管理層與員工的強烈共鳴與深入思考。
宣講伊始,團隊便聚焦于紅色審計精神的深厚底蘊與核心內涵。隊員以中國革命搖籃——中央蘇區時期的審計實踐為起點,深情講述了審計先輩們在極端艱苦條件下,如何秉持“分毫必核”的鐵律,對蘇區的每一筆財政收支進行嚴格審查。她強調,正是這種“公正如炬”的堅定信念和鐵面無私的職業操守,確保了有限的革命資源全部用于刀刃上,為紅色政權的生存與發展筑牢了堅實的經濟防線。這種對公平正義的極致追求,穿越時空,至今仍是審計工作的靈魂所在,是企業構建誠信文化、確保合規運營的基石。
隨后,宣講深入闡釋了“忠誠鑄魂”的時代使命。團隊成員結合近年來國家審計署在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中的鮮活案例,生動展現了新時代審計人如何將“為國守財、為民監督”的誓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他們指出,從守護國家巨額資產的安全,到確保每一筆惠農補貼、每一份養老基金精準落地,審計人用忠誠和擔當守護著國家財富和人民福祉,這份忠誠是審計事業永續發展的精神支柱。最后,團隊著眼于“創新求實”的永恒課題。他們回顧了審計技術手段從傳統算盤、賬簿到如今大數據分析、智能審計平臺的跨越式發展歷程,生動說明了技術迭代如何賦能審計工作更精準地揭示風險、更高效地發現問題。
然而,無論技術如何進步,“求真務實”的初心始終未變。團隊強調,創新是手段,求實是根本,審計人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善用科技利器,但最終目標始終是服務于國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確保審計結論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這三大精神內核——公正如炬、忠誠鑄魂、創新求實,構成了紅色審計精神的完整體系,穿越烽火歲月,在新時代依然熠熠生輝,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指引。
“審以明志·青力青為”團隊的宣講,在蘇鐵公司內部激起了層層漣漪,引發了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的深度思考與熱烈反響。蘇鐵公司作為一家在地方經濟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的企業,其內部審計與風險控制體系的完善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健康運營與長遠發展。公司管理層代表在交流環節坦誠表示,此次宣講讓他們對審計工作的理解提升到了文化認同和精神共鳴的層面。
展望未來,隊員們描繪了青年一代審計人的責任與愿景。她堅定地表示:“將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注入到我們每一天的專業學習和未來實踐中,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青年審計人的光榮使命和必由之路。此次走進蘇鐵公司,不僅僅是一次宣講,更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我們期望以此為橋梁,在高校的理論研究、人才培養與企業面臨的現實挑戰、治理需求之間,建立起常態化、深層次的溝通渠道,讓蘊含無窮力量的紅色審計精神真正‘活’起來,在基層治理的廣闊天地中,在推動經濟發展的生動實踐里,持續煥發出蓬勃的、嶄新的時代活力。”
此次南京蘇鐵經濟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之行,其意義遠超一次普通的實踐活動。它是一次成功的精神傳遞與文化浸潤,有力地證明了紅色審計精神在新時代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這既是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育人成果的精彩展示,也是紅色審計精神在新時代青年群體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生動寫照。
作者:周可妍 廖香雨 來源:南京財經大學審計(天衡)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