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集美大學“嘉”園尋跡,“庚”韻回響實踐隊走進福建省大田縣,開展“回溯抗戰歷程,銘記歷史擔當”主題實踐活動。隊員們通過檔案溯源、場館參訪、陵園祭悼等環節,沉浸式觸摸抗戰歷史脈絡,感悟先輩熱血精神。
一、檔案解密:從珍貴史料觸摸歷史溫度
隊員們踏入檔案館,在泛黃卷宗中“邂逅”蔡繼琨校友的抗戰印記。記錄著奔赴前線的手稿、見證文化救亡的樂譜、留存歲月痕跡的證件,無聲訴說著知識分子以文化為武器的抗爭。“這些史料讓我們看到,抗戰不只有硝煙戰場,還有文化戰線的堅守,先輩們用不同方式守護家國,太震撼了!”隊員觀看展覽時感慨,歷史不再是課本里的鉛字,而是可觸可感的熱血傳承。

(圖為實踐隊員在大田縣檔案局前合影,楊城河供圖)
二、文博尋蹤:聽歲月物件講述抗戰故事
范立洋老先生帶領著隊員們走進大田縣博物館觀看“紅色中國,大田抗戰”革命文物藏品圖片展。在布滿歷史痕跡的展圖前,他緩緩講述當年大田作為“第二集美學村”,接納流亡師生、堅守教育火種的往事;看著羅瑾先生拼盡全力留下的照片集,老先生動情述說:“他年紀輕輕就懂得了保留證據的重要性,離了他,我們就很難看到當年歷史的真相了。”一件件文物、一段段講解,讓抗戰精神在青年心中具象扎根。
(圖為實踐隊員在大田縣博物館前合影,楊城河供圖)
三、陵園祭悼:以青春敬意告慰先烈英魂
隊員們來到烈士陵園。青松翠柏間,大家整齊列隊、敬獻花束,面向紀念碑莊嚴默哀。隊員們輕聲地在心里訴說:“我們帶著您的故事而來,定會把精神傳下去!”獻花告慰英靈,更誓以青春續寫擔當,讓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光芒。

(圖為實踐隊員在大田縣烈士陵園鞠躬獻花合影,楊城河供圖)
此次紀念活動,以“檔案+文博+祭悼”的三重形式,讓集大學子與抗戰歷史深度對話。從史料里堅定信仰、在講解中聆聽初心、于祭悼時立下誓言,青春力量與紅色基因共鳴,續寫著“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的時代篇章。